本報訊(張瑞 杜虹諭)近年來,柞水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扎實推進健康扶貧各項工作,堅決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健康扶貧取得顯著成效。
全縣建立完善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將縣扶貧部門認定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全部納入健康扶貧范圍,并對貧困人口數據進行逐一排查核實,根據病因、病情分類建立健康檔案,對健康扶貧對象及幫扶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990戶33142人,享受健康扶貧政策10987戶33134人;2018年貧困人口參合基金個人繳納部分已由縣財政全額資助,貧困人口參合、參保率達100%。
縣上根據脫貧攻堅工作總體要求,按照“填平補齊”原則,積極爭取中省項目資金和國開行配套資金,加大全縣集體產權村衛生室建設力度,確保所有村都有集體產權的標準化村衛生室。目前,已完成51個建設任務(其中貧困村43個,非貧困村8個);并配備了相關診療設備,現已全部投入使用。加大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力度,放寬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招聘學歷到大專學歷,為基層招聘了35名大專以上學歷醫學類專業人才,選派優秀衛技人員參加省市骨干醫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各專業業務培訓249人次。在縣政務服務大廳、縣內13個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設立了“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窗口,開通貧困群眾就醫綠色通道,實現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政府兜底“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覆蓋率達100%。
縣上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管理一批、兜底保障一批”的思路,制定了《柞水縣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實施方案》,2017年全縣共有需救治的11種大病患者24人,通過實行一對一跟蹤服務、動態管理,為大病患者建立了救治臺賬和一人一檔資料,并及時為患者提供準確的醫療服務。截至目前,已治愈2人,繼續住院治療21人,1人患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由于年齡因素需擇期治療,11種大病救治率達96%。組建鎮衛生院醫師與鄉村醫生醫師服務團隊59個,貧困人口簽約服務33142人,其中:簽約管理慢病患者1430人,貧困人口簽約率達100%。
同時,印制了《農村居民醫療費用報銷明白卡》《健康扶貧政策解讀》《致貧困人口的一封信》等宣傳材料,累計發放5萬多份,確保宣傳無死角、無盲區。同時,通過召開座談會、有獎競答、電話回訪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村入戶宣傳,引導貧困群眾樹立健康意識,有效提高了健康扶貧政策知曉率和個人防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