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劉 萍
3月22日清晨,在鎮安縣青銅關鎮東坪村八組的山頂上,挖機轟鳴,人聲沸騰,一派熱鬧景象。走近一看,原來是該村創業成功人士——陜西栗鄉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李加成,正在舉行“鎮安縣栗鄉園東坪年產200噸白及初選廠”建設工程啟動儀式。
今年55歲的李加成是土生土長的東坪村人,早在1990年就外出打拼,一干就是30多年。在一次回家過春節時,他發現村里有大片的土地被撂荒,村民生活艱苦,便有了回家創業的打算。如今,他回到家鄉創業,發展生態農業,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有了回鄉創業的打算后,李加成報名參加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訓班上,他不僅了解到國家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掌握了農村實用種植技術,還去寶雞、漢中等地觀摩了現代化的家庭農場,開闊了視野。
“農業是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前景廣闊,還能帶著村民走富路。我在外面打工也不是長久之計,還不如回鄉投資發展,改變家鄉面貌。”李加成深有感觸地說。
說干就干。2019年,李加成就在自己老家東坪村投資600多萬元,修筑3.5公里產業路,種植白及700畝、五味子120畝、豬苓50畝,建成狝猴桃產業基地60畝,并成立陜西栗鄉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特色產業帶領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這次新建的中藥材白及初選加工廠,計劃投資200多萬元。廠房建成后,可解決當地30多名富余勞力就業。”李加成說。
隨著中藥材白及、五味子、豬苓和狝猴桃產業的發展壯大,企業需要有一定的富余勞力參與企業的生產管理,在企業招收員工時,李加成盡量向本村村民傾斜。“目前,企業在崗的季節性員工有10多名,都是村里的留守婦女和脫貧戶,月增收2000多元,真正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鎮安縣總工會駐青銅關鎮東坪村第一書記孫小翔說。
脫貧戶馮方林目前就在公司打工,“我腿腳不方便,干不了重活。從2020年開始,我就在中藥材和狝猴桃基地干活,活兒既輕松又簡單,管吃住每月能掙3000多塊錢。”
2019年1月,李加成被評為“商洛好人”。如今,在李加成的帶動下,東坪村有2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也返鄉發展,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