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孝竹)近年來,鎮安縣突出規劃引領、堅持示范帶動、完善設施建設、深入整治環境,進一步強化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空間,取得了顯著成效。
突出規劃引領。制定《鎮安縣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有效銜接實施方案(2022—2025年)》,謀劃補短板促發展項目217個。編制18個試點村實用性“多規合一”和7個典型調查項目村規劃,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加掛鉤結余指標709.9畝,超任務109.9畝。結合村情實際,將全縣156個村(社區)分類確定為生態康養型29個、農旅融合型32個、宜居宜業型25個、民族風情型17個、文化傳承型13個、傳統原鄉型40個,加快推進實施。
堅持示范帶動。制定《鎮安縣鄉村建設提升行動工作方案》等文件,按照“1+5”整體布局,打造高峰、青銅關鎮1個連片綜合示范區,大坪、米糧、鐵廠鎮產業興旺,木王、月河鎮生態宜居,柴坪、廟溝、達仁鎮鄉風文明,西口、茅坪鎮鄉村治理,云蓋寺、永樂、回龍鎮幸福康養“5個示范區”,建設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1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15個、縣級秦嶺山水鄉村示范村45個,青銅關鎮豐收村、月河鎮羅家營村被認定為陜西省鄉村振興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
完善設施建設。新改建提升國省道路2條49.07公里、縣村組道路147條423.2公里,聘請公路養護人員646名,兌付工資387.6萬元。投入3435萬元新建通信基站126個、架設光纜1069.9千米,所有行政村通光纖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建設農村電商服務站點80個、快遞物流站點108個,快遞進村覆蓋率92.9%,農村電商正常運行。
深入整治環境。扎實推進廁所革命,新建設公廁35座、改造農戶衛生廁所1436座,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64.34%。加快農村垃圾污水治理,新建垃圾焚燒站6個、污水處理設施18個,配發垃圾收集清運車187輛、轉運箱294個、垃圾桶1.53萬個、灑水車15輛。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發保潔清運員2363個,聘請保潔管護人員3580人,投工投勞4萬多人次,清理河道溝渠351條,拆除殘垣斷壁和危舊房屋1532處,完成民居提升4802戶、硬化入戶道路189.4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