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 全力打造中國康養產業大縣
中國康養旅游強縣 中國康養宜居福縣
——盤點2021年鎮安縣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十大亮點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深切關懷下、在市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鎮安縣圍繞全市打造“一都四區”戰略目標,構建“一廳四地”發展格局,建設安寧鎮安、禮儀鎮安、22℃鎮安、精致鎮安,全力打造中國康養產業大縣、中國康養旅游強縣、中國康養宜居福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交出新時代鎮安新答卷,全年十大亮點工作分別獲得國省市褒獎。
亮點一: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搶抓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機遇,大力發展抽水蓄能產業集群。2016年開工建設的裝機140萬千瓦、投資88億元的月河抽水蓄能電站完成整體進度的60%,2023年首臺機組并網發電,2024年全面建成運營;裝機140萬千瓦、投資101億元的米糧抽水蓄能電站擠進國家“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即將啟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裝機160萬千瓦、投資110億元的西口抽水蓄能電站已與華能集團簽約。經組織專家踏勘,全縣還有8處具備修建抽水蓄能電站條件的站點,項目建成后,鎮安將成為全國清潔能源重點基地。
亮點二: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創新機制被國省推廣。圍繞搬遷群眾穩得住、能就業、逐步能致富,將安置點所有搬遷群眾分類施策,最大限度實現就業。針對搬遷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開展小菜園、小庫房、小超市,小理事、小公墓“五小社區”創建,加速融合融入。通過盤活“三塊地”、推行“雙薄制”、建設“便民室”、實行“網格化”、突出“多元化”五項重點,優化安置社區治理,保障搬遷群眾權益。這一做法,被國家發改委和《陜西農村要情》全文轉發,省政府主要領導作出批示,要求全省學習借鑒。
亮點三:小水電整治工作走在省市前列。鎮安縣納入整治范圍的小水電站共55座,占全省375座的15%,占全市101座的54%。堅持“一站一策”“一站一專班”,出臺《十必須十嚴禁紀律規定》《十條措施》等舉措,清單管理、掛圖作戰,每天調度評比、獎懲兌現,全面完成了整治任務,順利通過省級核查驗收。在全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上,省委、省政府領導對鎮安小水電整治工作通報表揚,“十條措施”轉發全省推廣。
亮點四:高標準農田建設受到省政府嘉獎。按照高標準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標準利用、高標準推動、高標準管護“五高要求”,實行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組織實施、統一驗收考核、統一上圖入庫“五個統一”,嚴把工程開工、材料檢驗、建設施工、日常巡查、竣工驗收“五道關口”,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18.72萬畝,實現工程質量和綜合效益“雙優”,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觀摩培訓會在鎮安縣召開,被省政府評為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完成情況較好縣,獎勵建設指標1萬畝。
亮點五:招商引資成功案例在全市交流。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精準招商、擇優選商。成立西安市鎮安商會和鎮安經濟聯誼會,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招商活動,簽訂項目70個,總引資256.5億元,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15個。出臺《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實施辦法》等政策措施,建立“五個一”招商項目落地服務機制,推行全過程“貼心式”服務,保障項目順利落地快速建設。全市上半年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點評暨成功案例交流會在鎮安召開。
亮點六:集中行政審批“加減法”舉措被省市肯定。圍繞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先行地”,堅持在政務服務上做“加法”、在行政審批上做“減法”,建立“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清單目錄,推行“一網通辦、一窗受理、找茬窗口、效能監察”和“一次告知、容缺承諾、并聯審批、委托辦理、限時辦結”等機制,落實貼心幫辦、免費快遞等便民措施,優化審批流程31項,簡化審批環節40個,精簡審批材料60項,最大限度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路,得到省司法廳領導充分肯定,全市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推進會在鎮安召開。
亮點七: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通過省市驗收。緊盯建設“中國康養旅游強縣”目標定位,深入開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出臺《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決定》《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建成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務中心、智慧旅游數據中心等服務設施,著力提升景區品質,積極配置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休、情、奇等全域旅游要素,創建工作通過市級驗收和省級視頻答辯。
亮點八:“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1844”創新機制在全市推廣。針對基層社會治理方式單一、管理松散、條塊分割、各自為戰以及技術落后、效能不高等難題,在防汛救災“人盯人”防搶撤成功做法的基礎上,創新推行“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1844”機制,構建以片區為單元、以片長為基礎、以群眾為主體、以大數據平臺為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開發大數據平臺和“片長掌上通”APP,建立三級指揮、五級運行體系,選聘片長3854人,將所有人和山、水、林、田、路等納入治理范圍,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實現高效能。這項機制得到省、市領導充分肯定,人民日報、陜西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全市“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現場會在鎮安召開。
亮點九:“四聚兩亮兩評”學黨史辦實事取得實效。創新“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載體,聚焦承諾踐諾辦、聚焦群眾關切辦、聚焦重點人群辦、聚焦信訪矛盾辦“四聚”;通過亮身份、亮結果“兩亮”,推行群眾評價、支部評議“兩評”,激勵黨員干部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縣級領導干部帶頭領辦實事114件、基層黨組織承諾辦實事3270件、有能力黨員公開承諾辦實事1.48萬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36個。這一做法得到市委主要領導肯定,被人民日報社經濟網報道。
亮點十:“學查改建”作風建設成效明顯。年初,率先開展“聚心氣、提士氣、揚正氣、促發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出臺《縣級領導干部包鎮聯村工作六條措施》《精準運用職級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具體措施》,實行單項工作嘉獎制度,有效激發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市委召開“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大會后,鎮安接續推進、持續用力,推動形成了人心思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的濃厚氛圍,促進了作風大轉變、環境大優化、效能大提升、發展大提速。
組稿:中共鎮安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