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遠熊 曹月 朱杰)鎮安縣委政法委黨支部在開展“牢記囑托·奮進商洛”黨建主題活動中,結合包扶村高峰鎮漁坪村實際,探索形成“135”黨建項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營造了黨員干部感恩奮進、創新爭優的濃厚氛圍。
構建一個黨建領航模式。縣委政法委黨支部與漁坪村黨支部建立聯合黨支部,將該村確定為黨史學習教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實踐基地,定期開展主題黨日等活動。推行“支委領辦、黨員示范”工作模式,村支部書記領辦冷水魚養殖項目,項目一期投入資金300萬元,投放魚苗15萬尾,通過水、路等資源量化入股20萬元,按照10%固定收益分紅,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2萬元;村支部副書記領辦土雞養殖項目,目前養雞1000余只;支部委員領辦水雜果產業,在水雜果產業鏈上建立黨小組,將黨員鑲嵌在產業鏈上,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創新三個“黨建+”。實施“黨建+鄉村治理”,積極構建政治引領、自治強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撐的鄉村治理體系,創辦和諧大院、互助大院,成立老年協會,下設矛盾調解組、環境督察組、政策宣傳組、文藝組,調解矛盾糾紛30余起、環境督查20余次、宣傳政策40余次,文化小分隊宣傳5場次,文藝匯演3場次;組建村志愿服務隊,開展政策宣傳、清理垃圾、智能手機使用指導、扶貧濟困服務、敬老愛老助老等服務52場次,服務群眾110余人。實施“黨建+村級發展”,以冷水魚養殖項目為中心,推動集種養、加工、銷售、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建設,引進商洛寶東養殖有限公司企業,培育家庭農場22家,發展種植養殖合作社6個,輻射帶動小農戶86戶,實現“一個項目,兩種效益”。實施“黨建+智囊支撐”,從離退休老干部、離任村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產業大戶、本鄉本土大學生、創業經商成功人士、退役軍人中選聘賢達人士24名,組成興村治村“智囊團”,目前已召開5次聯席會議,7人回流創辦家庭農場,收集發展建議16條,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
推行五個聯動。村企聯動促共贏,村黨支部與商洛寶東養殖有限公司結成對子,及時跟蹤服務項目落地,企業優先為村民提供創業就業服務,搭建雙向互動平臺。產業聯動促提升,以“川道雙層油,山上搞養殖”為產業發展思路,實施漁洞河冷水魚養殖、水雜果等主導產業,持續帶動群眾增收。人才聯動促振興,定期開展興村治村“智囊團”聯席會議,實施“精英回流”計劃,結合“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群團聯動促合力,通過老年協會、志愿者服務隊、共青婦等群團組織,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發展合力。文化聯動促新風,深化“一約四會紅十條”,結合《民法典》宣傳暨平安法治宣講等活動,持續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定期評選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五美庭院和孝老愛親、好媳婦、好公婆等道德模范,漁坪村被評為全縣脫貧攻堅紅旗村、市級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