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衛雅萍)近年來,鎮安積極探索茶產業發展新模式,創新綠色生態種植,拓展茶葉市場,使茶葉產業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鎮安縣在茶園中不適宜栽茶的地塊、防風帶、隔離帶栽植栗樹,形成獨特的茶栗相間景觀,茶葉生產區域多處深山,隔離條件好,加之春季回溫慢,病蟲害少發,生產過程不使用農藥,實行粗放管理,茶葉質量大大提升,獨特的栗香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縣上對新發展茶產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種苗費、土地流轉費進行補助,每畝補助原則不超過400元;對新建茶葉初制加工廠,凡被認定為扶貧工廠(車間)、面積達到200平方米以上的,一次性補助10萬元,面積達到500平方米以上的,一次性補助20萬元。同時,安排專項資金10萬元,用于茶葉產業生產技術培訓。2020年,鎮安縣新建茶園4000畝,開工建設茶葉初制加工廠5個,并逐步落實補助政策。縣上著力打造茶葉特色農產品牌,探索“縣域茶葉生產經營公司+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貧困茶農”的新模式,進行茶葉深加工,優化包裝提升茶葉附加值。積極打造“沿旬河”達仁鎮、柴坪鎮、木王鎮、月河鎮、青銅關鎮5個鎮生態茶葉核心區,持續擴大縣域茶葉種植面積。目前,全縣有茶葉經營公司5家,茶葉初制加工廠28家,茶葉專業合作社45個,從事茶葉產業人員1.4萬人。
鎮安茶葉入選“中國絲綢之路”國禮茶,象園茶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順利打開國際市場,并在澳大利亞試營銷。今年受疫情影響,農特產品滯銷嚴重,鎮安積極探索網絡銷售、“直播帶貨”等銷售新模式,茶葉市場逐漸拓展。2020年,鎮安預計銷售茶葉1110噸,累計帶動群眾增收2.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