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偉)近年來,鎮安縣茅坪鎮峰景村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產業,依托合作社等專業經濟組織帶動群眾入股分紅,促進農民增收,為脫貧摘帽奠定基礎。
因戶施策發展農林產業。為了有效解決該村缺乏規模化主導產業這一難題,結合村民意愿,鎮政府和工作隊先后聯系相關企業為群眾免費發放黑豬仔、雞苗和紅椿樹苗、魔芋種,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引導村民科學培育長短期結合的種植、養殖產業,想方設法增加收入。同時,種植連翹、蒼術、香椿、花椒等作物2000畝,有力地推進了產業發展。
專業經濟組織帶動脫貧。在鎮政府和市養老經辦處工作隊的幫助下,村里先后建立了峰景村強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潤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嘉尚種植專業合作社等8個專業經濟組織,按“黨支部+公司+農戶”模式,帶動群眾用土地、房屋、林地等折價入股,通過企業、合作社帶動,每年固定給貧困戶分紅145戶62萬元,戶均增收4000元。
落實資金確保農民增收。通過成立村級平臺公司,帶動貧困戶入股,栽培香菇10萬袋、栽植花椒50畝,年收益突破35萬元。爭取蘇陜協作援建項目資金建成兩處中藥材及農副產品加工工廠,帶動40名貧困勞動力就業,人均增收1.5萬元,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的資金、技術和市場銷售問題,實現合作社與貧困戶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