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鎮安縣回龍鎮和坪村黨支部書記劉靖
本報記者 王倩
在鎮安縣回龍鎮和坪村提起村支書劉靖,鄉親們都豎起大拇指,稱贊他是一個盡心盡力的好支書,就跟親人一樣,處處為群眾著想,事事為百姓考慮,為百姓辦實事,為村子謀發展……群眾的肯定,也是劉靖多年來堅持奮斗的精神動力。2017年,和坪村人均純收入9531元,貧困戶人均收入4376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生活越來越好,大伙都從心底里感激這位帶領大家勤勞致富的好支書。
和坪村位于縣城以北10公里處,由3個村合并而來,耕地面積3917畝,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533戶2144人,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6戶480人。“看似交通便利,實則村情復雜、土地資源缺少,山水林田地資源難利用,村集體積累薄弱,嚴重制約了脫貧攻堅和村上的發展。”劉靖說起村里的實際情況如數家珍,他坦言有過熬煎。但愁歸愁,他并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激起了為村民干一番事業的決心。劉靖自2008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從上任那天起,他就給自己定下了“做事想著千家萬戶,心里揣著廣大村民”的行事準則,他深知讓村民物質生活富足,精神生活更加豐富,是一個村支書基本的責任。
要發展,先得確定思路和目標。劉靖帶領支部一班人立足實際,整合全村資源,經過考察,確立了靠山吃山、因地制宜的發展思路,積極打造“生態、立體、林業”體驗村。“不但要發展,還要發展綠色循環產業。”劉靖介紹,他決定成立村產業發展公司,帶聯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他先后多次自費赴外地考察光伏發電項目,到各個相關部門,跑項目,爭資金。憑著真誠和執著,他爭取到了光伏電站項目。2017年,和坪村聚匯能源開發公司成立。目前電站已建成并投產,可實現年產值99.764萬元,118戶貧困戶入股光伏電站,每年共分紅46.76萬元,貧困戶戶均分紅3960元。其中,村集體占股份百分之二十,每年可分紅20萬元。實現了貧困戶持續增收,集體經濟不斷積累壯大。
有了村集體產業,劉靖又開始謀劃引商進村。他先后多次與陜西中晟生態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對接,爭取到該公司投資1.2億元資金,在村上發展種植、養殖一體化項目。目前,該公司廠房正在建設,農戶入股林地3500畝,打造核桃板栗示范園區2000畝,種植構樹2000畝,套種中藥材2000畝、繁育黑豬1500頭,促進“原料種植、飼料加工、養殖”一體化,形成了“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實現了貧困戶流轉土地得租金,工廠勞務得薪金,黑豬養殖得補助,養殖回收有保障的可持續發展產業路子。
除了發展村里的經濟,劉靖充分發揮“支部引領,支委領辦,黨員示范”的黨建領航模范帶頭作用,手把手、一對一地帶領貧困戶發展產業。設立貧困戶就業崗位、帶動貧困戶發展五味子等中藥材、組織貧困戶外出務工,發展烤煙400多畝……在他的帶頭和精心謀劃下,實現了貧困戶產業發展全覆蓋,戶戶都有長中短產業,村集體經濟有了穩定收入。
多年來,他全身心地撲在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努力發展壯大村級經濟,增強村級綜合實力上,大力引進新技術,創新模式發展產業,使村民的收入大幅提升。看著這些項目落地上馬,劉靖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我們計劃抓好園區建設、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民生改善等工作,確保貧困戶真脫貧、不返貧,穩步邁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