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陳風軍 項力軍 毛梓 楊蕓)今年以來,鎮安縣抓住蘇陜扶貧協作機遇,聚焦貧困村、貧困群眾,助力脫貧摘帽。統籌資金8.3億元,在全縣15個鎮辦、87個村,發展特色產業基地36個、龍頭企業9家、村級產業公司80家、扶貧工廠13家,帶動3822戶貧困戶,1.2萬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助力脫貧摘帽,深度融合協作。鎮安縣緊緊抓住南京浦口區援鎮機遇,雙方擰成一股繩,為全縣貧困戶脫貧摘帽持續發力。上半年,兩地召開聯席會議3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和各界人士互訪49批329人次,結成幫扶對子430對。
加大資金統籌,下力支持發展。縣上積極與南京浦口區對接,不斷統籌協作資金,做到資金整合、項目結合、產業融合,發揮資金最大效益。引進1.36億元,建設20兆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將帶動67個貧困村,3000戶貧困戶,項目將于10月底竣工;爭取資金2940萬元,用于發展特色產業;60萬元支持人才、勞務培訓。
聚焦深度貧困,探索協作路徑。該縣把南京浦口駐鎮援建聚焦在深度貧困村,以精而準、小而實、貧困群眾直接受益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推進“攜手奔小康”行動。在全縣15個深度貧困村實施種養殖項目5大類41項;建橋3座、衛生室8所、扶貧工廠(車間)13個。為助力鎮安農產品外銷,在南京市政府支持下,南京浦口區“秦嶺小屋”鎮安特色館、蘇寧易購鎮安扶貧實訓店已開業運營。
發動各界力量,助力教育培訓。鎮安縣與南京浦口區積極協作,創新了一套完整的扶貧協作機制,雙方共同發力,強化政策引導,更大范圍聚合扶貧資源,更深層次聚焦貧困問題,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引資800萬元,援建了鎮安第三幼兒園,解決了2000多名幼兒入學難問題;資助貧困學生743名。為推進人才交流,鎮安縣選派1名科級干部到浦口區掛職交流,組織教育、醫療、商務、村支部書記等干部6批520人次赴南京交流培訓、跟班學習。建成了浦口區勞務協作工作站,新發展蘇陜勞務協作基地1家,累計舉辦招聘會兩期、實用技術培訓班10期,7029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