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柞水縣在工商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著力在組織引導上出實招,在精準幫扶上求實效,有力地推動了“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的深入開展。目前,全縣已落實幫扶企業79家、結對幫扶村69個,結對幫扶貧困戶5907戶12161人。
強化產業帶動,聚焦產業扶貧。縣工商聯緊扣實現貧困人口脫貧、企業長足發展雙贏目標,落實結對幫扶產業和幫扶項目。全縣實施產業幫扶項目54個,落實產業幫扶資金913萬元,帶動幫扶貧困群眾8591人。同時,該縣還將5085戶8591名貧困群眾吸附到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捆綁到產業鏈上。規劃建設了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生態旅游等10個產業園區,組建了合作社、產業協會和村集體企業等涉農經濟組織250多個,帶動脫貧對象人均增收900元以上。積極協調金融企業針對“萬企幫萬村”創新金融產品,為5080戶貧困戶和30多家企業發放貸款2.7億元。
強化就業扶貧,增強內生動力。縣工商聯引導和組織企業為幫扶對象就業創業提供平臺,對貧困家庭高校未就業的適齡畢業生給予就業援助,優先招收企業駐地或結對村貧困戶及其子女就業;引導民營企業和產業大戶借助人才優勢開展智力幫扶,在貧困村建立勞動培訓基地,采取教授實用技術、開展訂單定向培訓和崗前及在崗培訓,拓展貧困戶勞動力本地就業和外出務工空間,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目標,達到扶貧扶志扶智效果。今年,全縣組織各類培訓37期,為7700多人發放了技能培訓結業證。通過舉辦招聘周和招聘月推介活動,縣內外近百家企業招聘貧困人口入企用工417人,全縣落實就業幫扶資金300多萬元,實施企業就業幫扶1623人、企業技能幫扶1416人。
強化公益幫扶,關愛貧困群眾。縣工商聯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士通過“一對一”“點對點”結對,對貧困人口開展捐資助學、醫療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扶貧活動。全縣組織近200家非公經濟人士和非公企業開展脫貧攻堅捐款捐資560多萬元。縣旅游公司堅持每年捐資扶持10名貧困大學生上學,已捐資10多萬元,讓50多名貧困大學生圓了大學夢。縣農商銀行幫扶顏家莊村96戶貧困戶,先后投入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資金40多萬元。縣靜能有限公司無償開展技能培訓,促使200多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就業。據統計,全縣30多家企業投入產業化項目資金310萬元,投入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00萬元,輻射扶持帶動貧困人口531人。
強化幫扶舉措,創優幫扶模式。該縣以落實“三變”改革為抓手,深入推行“三帶一創”,積極實施“支部+三變+基地+貧困戶”“企業+基地+貧困戶”“合作社+能人大戶+貧困戶”和“菜單式”扶貧模式,引導和扶持結對村的涉農企業創辦和聯辦企業,組建或參與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切實把流轉土地掙租金、資產入股掙利金、承包經營掙贏金、勞務就業掙薪金、領養產業掙現金的“掙五金”的增收舉措落到實處。全縣促使1260多萬元的農村山林、土地等閑置資產轉變為股權,吸納群眾入股資金5000余萬元,6000多名貧困農民變成了股民,涌現出了車家河村、西川村、老庵寺村、龍潭村、新合村、馬房子社區、杏坪社區等企業幫扶好的典型示范村。(王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