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英)山陽縣西照川鎮碾子坪村距鎮政府駐地23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469戶2037人。其中:一般貧困戶90戶325人、低保貧困戶83戶237人、五保貧困戶30戶30人。該村是西照川鎮2017年國開行項目建設村。今年以來,西照川鎮碾子坪村探索創新出“黨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能人返鄉創業+貧困戶”模式助推集體經濟發展,依托千畝核桃建園,引進龍頭企業注資,鼓勵產業大戶投資,動員貧困群眾籌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引進企業建基地。村委會采取鄰近貧困村連片開發、共同經營、抱團脫貧的方式,引進陜西照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貧困戶土地450畝,建成萬畝油用牡丹碾子坪基地。油用牡丹基地每年每畝地租400元,貧困戶務工每年1200元,實現年戶均增收1600元,村集體核桃建園500畝。
干部帶頭辦產業。碾子坪村采取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帶頭出資、貧困戶自愿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山陽縣碾子坪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建成了茗荷(洋花姜)集體產業。
群眾入股穩增收。碾子坪村黨支部因地制宜,在考察了西安、鄖西等地的市場后,依托當地特色產業茗荷(洋花姜),建大棚33個,發展茗荷50畝,吸納貧困戶202戶,每戶入股1000元,并采取“1126”利潤分紅。另外,貧困戶個人發展茗荷150畝,產品成熟后合作社保底統一收購。碾子坪村黨支部計劃茗荷達到一定規模后,與西安一家公司合作建立冷庫,實現茗荷的反季節銷售,增加產品的經濟效益。
能人捐資促脫貧。碾子坪村黨支部充分利用本村在外成功人士的人脈及資金優勢,召開了“情系家鄉·造福桑梓”成功人士座談會,以實地查看、召開座談的形式凝聚在外成功人士的力量,為本村脫貧攻堅工作及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并與6名成功人士簽訂了5類6項幫扶意愿書,捐資20.6萬元,用于碾子坪村貧困群眾及村集體經濟發展。
目前,碾子坪村的集體經濟在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正逐步走上規模化發展之路,集體經濟的帶動示范作用日益凸顯;村域貧困戶在集體經濟的帶動引導下,參與生產、改變貧困落后的發展意愿日益增強,各貧困戶積極結合自身實際發展相關脫貧產業,扶貧“造血”功能逐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