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孫傳卿)商南縣通過扶貧工廠、扶貧基地、創業孵化基地、農村電商“四大平臺”,助推創業就業,促進貧困群眾依靠就業扶貧脫貧致富。
建造扶貧工廠。商南縣科學規劃、招商引資、政策扶持,引導各類企業在鎮辦、移民搬遷點、行政村創建社區工廠,在用地、資金、技術、注冊登記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做大做強,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業。目前,全縣共建社區工廠11家,其中在過風樓鎮龍山小區創辦金龍山鞋業、神州實業數據線生產等4家社區工廠,金麒麟葛業等3家社區工廠正在籌建,清油河、城關等鎮(辦)的社區工廠也在積極建設中。
鍛造扶貧基地。實施就近轉移就業示范工程,各鎮(辦)與轄區內企業建立穩定的勞動力供需關系,引導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大戶建設就業扶貧基地10個,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
筑造創業孵化基地。依托縣工業園區,以“園中園”建設為重點,大力建設園區型創業孵化基地。依托富水邊貿鎮人流物流優勢,建設以農副產品收購、生產加工、銷售、外貿出口于一體的省際邊貿市場創業基地。目前,全縣已建成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1個、市級3個、縣級10個,入駐基地的企業達65家,創業個體達1000多戶,解決就業8000余人,其中貧困勞動力達680人。
打造電商平臺。緊抓“互聯網+”新業態,鼓勵在外從事電子商務的人才回鄉發展電商經濟,通過就業政策扶持,確保能夠“走出去、引回來、留下來、干起來”。目前,全縣有230人從事電子商務行業,他們利用網絡交易平臺,通過“貧困戶供應產品+能人集中收購+操盤手網絡兜售+利潤分成”的途徑,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利潤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另外,縣上為69個貧困村特設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147個,從事林木看護、保潔綠化、農村社區管理等公益活動。為基層招考10名扶貧干部,壯大扶貧力量。對有創業意愿、有可行項目、有經營能力的貧困勞動力實施免費創業培訓,為74名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9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