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溢)9月13日,隨著最后48戶群眾征地拆遷補償手續簽字落冊,山陽縣城關、十里鋪兩個街道辦事處的1100多戶群眾的3億元補償款,在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下,全部按時準確發放到位。
必康國家中藥材戰略儲備庫是必康醫藥產業園在山陽縣投資的第三期工程,項目涉及山陽縣城關和十里鋪兩個街道辦事處的1100多戶群眾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和地面附著物的補償工作。山陽縣委選派縣監察局局長和縣紀委分管紀律審查工作的副書記先后到項目處負責全面工作。在廣泛宣傳取得群眾支持的基礎上,他們堅持問題導向和陽光操作,充分發揮執紀監督問責職能,確保項目建設按期進行和群眾利益得到有效維護。
在政策監督上,采取“三公開”,即:公開拆遷干部人員情況,公開拆遷方案、范圍和補償標準,公開每戶群眾的拆遷情況和補償金額。同時,對群眾提出的一般性問題當場答復,疑難問題一天內答復,復雜問題三日內答復,確保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聲音傳到底,一件事情干到底。在資金監督上,設立補償資金專戶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對補償款發放采取職能部門和街道辦事處聯合審批、縣政府備案、監管單位分級簽字和全面公示的監督機制。在干部監督上,嚴肅紀律監管和督查通報,快速查辦黨員干部參與和阻撓項目建設的典型事件,先后有6名黨員干部受到紀律處分或司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