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李治軍 通訊員 江學樹)自從6月份商南縣城關街辦東崗社區開設“五點半課堂”后,包括留守兒童在內的20名小學生下午放學后來到“五點半課堂”,由社區志愿者輔導,完成作業后回家。原來家長們擔心的安全、課業輔導問題迎刃而解。這是該縣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給社區居民帶來的一個新便利。
今年以來,商南縣按照“大黨建、大組織、大開放”的理念,實施“五聯共建”,引導駐社區單位、社會組織、群團組織等積極參與,增強城市基層黨建的社會治理功能。
區域發展“聯謀”。實行例會制度,社區黨委每季度召集駐區單位召開例會,商討發展計劃,研究解決難題。城關街道“大工委”4名委員分別聯系4個社區,幫助整合社會力量,協調解決社區發展的有關問題;社區委員分別聯系重點企業,調處企地矛盾糾紛,促進企業良性運營。實行重點事項征詢制度,社區黨委先后召開8次征求意見會,征詢居民意見建議20余條。
為民實事“聯辦”。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與街道社區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238份,組建“百事幫”“搭把手”“紅袖章”等志愿服務隊28個,常態化開展活動;每名黨員聯系10戶群眾,每季度上門專訪服務一次,變8小時“單位黨員”為24小時“社區黨員”。
民主自治“聯抓”。實行“五步議事”機制,通過設立微信群、QQ群、樓棟留言箱等收集居民訴求27條,匯總分類后召開民主懇談會,提出解決的初步建議,對重要問題,由社區居民議事會擬定解決方案,并在社區內張榜公開,廣泛征求意見,最后召開居民代表大會,經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后實施,解決了20多個疑難問題。
社會治安“聯防”。針對城市居民構成復雜、社會治理難度大等問題,開展接訪約訪、治安巡邏、平安創建“三大行動”,每月安排5個駐區單位約訪群眾,聘請轄區“兩代表一委員”、老黨員、退休干部等擔任政策法規“宣傳員”、問題苗頭“觀察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社會治安“協管員”,通過“聯防”維護社區治安。
精神文明“聯創”。將每月5日、20日分別確定為黨員學習日、居民普法日,組織黨員居民集體學習,打造“學習家園”;組建繪畫書法、相聲小品等5支文藝隊,經常性開展文體活動,打造“康樂家園”;發動群眾制定居民公約,開設“道德講堂”,開展文明商戶、文明工地等創建,打造“和睦家園”。目前已初步形成“聯創”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