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曾亮 李波波)今年以來,山陽縣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打好“五大攻堅戰”、推動“追趕超越”的總抓手,抓早動快,持續加力,加快推進。截至6月底,107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102個,完成投資95億元,占年計劃的53.9%。列入市計劃的24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33.9億元,占年計劃的59.3%。
項目體量大。107個項目總投資439億元,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20個、過5億元11個、過10億元7個。必康國家中藥材戰略儲備庫暨大數據交易平臺總投資50億元,著力構建以中藥材戰略儲備為中心,從中藥材大數據管理到智能研發生產、從智慧物流到中藥材養生體驗的大健康全產業鏈新醫療綜合體。棚戶區改造項目總投資33.6億元,征遷房屋3111套,建設體量全市第一。法官秦嶺原鄉田園小鎮項目總投資20億元,重點實施九大提升工程64個子項目,打造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推進速度快。68個項目達到預期進度或超計劃進度,盛合鎂業公司400兆瓦太陽能多晶硅電池板、天竺飲品公司日產10萬瓶飲用水系列產品等13個項目建成試產或投入使用,必康三期5萬噸中藥中間體提取項目即將試產,商洛優源生態農業產業園5000頭種豬繁育中心基本建成,中街棚改拆除房屋4萬余平方米,縣第一幼兒園和城區一小項目主體即將竣工。
科技含量高。10個工業基建技改項目完成投資8億元。五洲公司100噸高純金屬釩項目,獲得省部級和有色集團科學技術獎,工藝技術國內行業領先。盛合鎂業公司水電鎂一體化項目,利用自給供電,從石英石到光伏電站,實現了水電鎂一體化循環發展,達到國內一流標準。奧科粉體項目PE定時降解生產技術,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鑒定,土壤無殘留產品可廣泛應用、推廣,受國內外關注。
帶動能力強。國家級中藥材戰略儲備庫暨大數據交易平臺項目建成后,年可收儲中藥材60萬噸,帶動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100多萬畝,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間接帶動就業一萬多人。金雞扶貧項目,采取“公司+產業園+貧困戶”全產業鏈扶貧模式,建成后可每年解決1000人就業、帶動5000人長效穩定脫貧。64.5兆瓦太陽能光伏扶貧項目,采取公司墊資、貧困戶土地入股等方式,可帶動129個貧困村群眾穩定增收。板巖食用菌現代農業園,采取“公司+園區+貧困戶”模式,帶動周邊1100戶貧困群眾,戶均收入2至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