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周燁明 柯 鑫)近日,商南縣富水鎮王家莊村德豐蔬菜專業合作社有了法律顧問。說起以前,該合作社負責人任興忠深有體會地說:“組建專業合作社讓咱們農民‘抱團’致富成為了現實,但合作社與社員之間的管理矛盾也隨之而來,令人頭疼。”
針對群眾反映的這一問題,商南縣因地制宜,對癥下藥,選派司法、農業等部門熟悉法律的業務干部到農村專業合作社擔任法律顧問,免費為農村社員提供法律服務,依法公平、公正地解決合作社的經營管理難題。這是商南縣整合資源,創建平臺,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面的便民服務圈,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的積極實踐。
2012年底,該縣投入140萬元,建成集咨詢、服務、求助、信息分析和協調督辦為一體的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形成以該中心為龍頭,80個聯動單位為支撐,網上辦公系統為連線的非緊急救助服務網絡,開辟便民服務新通道。服務中心運行不到兩年已受理群眾訴求3197件,規定期限辦結率達到99.5%,群眾滿意率在98%以上;與此同時,全縣信訪量同比下降5.1%,縣公安局110接線臺受理電話同比下降35%。
為了將便民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基層群眾中,商南縣配套縣級黨務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在下轄的13個鎮建起便民服務中心、167個村(社區)設置便民服務室,實現了縣、鎮、村三級便民服務機構全覆蓋。各級便民服務平臺均實行“一門受理、窗口運作、統一收費、限時辦結”的辦理方式,有效提升了縣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縣上以創新服務工作機制為切入點,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標準。他們為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設立動態更新知識庫,借助短信、電子郵箱、QQ、微信等新手段,讓群眾辦事更便捷;全面推行便民聯系卡制度和村級服務代理制,對群眾訴求實行全程代理和跟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