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一:構建縣鎮村三級便民平臺,構筑干群連心橋。針對群眾辦事“跑路難”、發展產業“技術難”、維護穩定“找人難”、設施維護“服務難”等“四難”問題,縣上按照“一個平臺、四個中心”的模式,通過整合資源,在全縣各鎮、村建立便民服務中心、農業產業技術培訓中心、綜治維穩中心、基礎設施后續服務中心等“一廳式”公共服務平臺。
實行干部工作直到戶服務模式,實現了戶有鎮村便民服務聯系卡、村有干部坐班辦公公示欄、鎮有干部去向公示顯示屏、鎮村干部有民情日記或民情連心卡“四有”目標。
模式二:推行群眾議事周制度,搭建民主管理平臺。采取“群眾出題、領導點題、一周商議、三周解決”的辦法,確保及時妥善解決群眾反映的具體困難和問題。
模式三:推行訴前調解和“兩所聯調”模式,徹底化解矛盾糾紛。縣上不斷完善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加強了流動人口、特殊人群和“兩新”組織服務管理,扎實推進“三官一律”進社區(村)、工作,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585件,已調處580件,正在調處5件。
模式四:推行信訪“一卡通”和代理代辦制,打造群眾反映訴求的綠色通道。實行縣級領導信訪值周、信訪接待日和包抓化解信訪積案制度,面對面解決群眾訴求。
丹鳳縣通過“四種模式”的綜合給力,積極探索社會建設的新思路和新途徑,同時加強技防物防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不斷深化平安丹鳳創建工作,使社會治安滿意率和平安創建知曉率大幅上升,公眾安全感不斷攀升,城鄉群眾安居樂業。呈現出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