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對丹鳳縣而言,就是要發揮厚重文化資源優勢,抓住國家級關天經濟區、商丹一體化建設和商洛市“一體兩翼”中心城市戰略構想實施等機遇,著眼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凝聚共識、匯集力量,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
一要找準文化旅游發展定位。堅持“錯位發展”理念,編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富有區域特色的詳細性規劃,按規有序開發建設。尤其是要緊扣秦嶺最美是商洛主題,以古寨文化、商幫文化、商文化、丹江濕地文化、生態旅游為主要內容,以武關古塞為核心景區,以312國道和滬陜高速公路為軸線,策劃建設包括武關古塞核心景區、龍駒寨商幫文化次核心景區、棣花平凹文化次核心景區、商鎮商文化次核心景區在內的商于古道文化旅游景區,使文化旅游產業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二要突出旅游景區(點)文化內涵。一是加快建設武關古塞文化核心景區。恢復重建武關古塞東西城樓和城墻、武關驛站、宣旨廳、秦關古道、武關大營、東西烽火臺,整修武關老街,建設武關歷史博物館和軍事博物館,開發建設武關秦楚古戰場軍事體驗地、旅游商業街、武關河水上娛樂、庾家河戰斗遺址、鄂豫陜革命根據地舊址等項目,策劃“武關——掌閉秦中”實景演藝,展現武關勝塞昔日繁華景象。二是加快建設龍駒寨商幫文化次核心景區。在龍駒寨建設包括船幫、鹽幫等十二個會館的商幫會館一條街,修復重建古商城、商君府、紫陽宮、東西烽火臺,建設花戲樓廣場、龍鳳大劇院、商鞅湖、中國商業文化博物館,保護開發龍駒十里長街飲食服務一條街,突出體現古代商業文化、會館文化的“商幫文化”。三是加快建設棣花平凹文化次核心景區。突出平凹名人文化重點,加快推進棣花文化旅游開發區建設,在做好“兩街(宋金街、清風街)一館(平凹文學藝術館)一荷塘(千畝荷塘)”建設的基礎上,修建棣花古驛站,恢復魁星樓、娘娘廟、法性寺、秦鏡戲樓等歷史文物景觀,建設《秦腔》《龍鳳駒》《商山蓮》影視拍攝基地。以展示中國詩歌文化為主題,建設“中國詩歌之路”,開發“曲水流觴”、吟詩作對、投壺雅歌、賽詩會等游樂項目,形成集“游千年古驛、賞荷塘月色、看平凹故里、探華夏文脈”于一體的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區。四是加快建設商鎮商文化次核心景區。修復商山寺、四皓驛站,改造提升四皓碑林園,建設采芝廣場、商祖廟、商國古城、商祖廣場,配套建設大秦嶺航空旅游、商山四皓文化園、商山生態休閑養生度假村等項目,集中體現商祖文化、商山四皓文化、商山養生文化等特色的商文化。五是加快開發建設龍駒寨現代服務業發展區。依托丹江漂流和龍駒寨國家水利風景區、丹江國家濕地公園,開發龍舟大賽、龍獅社火大賽、祭奠水神、丹江焰火節等歷史文化娛樂體驗項目。依托道教南派始祖紫陽真人在鳳冠山羽化成仙的神話傳說,開發道教文化,做活“一山(鳳冠山)一水(丹江)”文章,彰顯人文丹鳳魅力。
三要大力開發文化旅游產品。按照“政府牽頭、部門支持、專家策劃、市場運作”的方式,對丹鳳葡萄酒、商字瓦當等特色農產品、傳統手工藝品等進行統籌開發,展示丹鳳厚重的地域特色文化。依托平凹故居,開發平凹著作、平凹書稿、書畫、影視作品禮盒,形成平凹名人帶動效應。依托商山四皓“紫芝療饑”史實和紫陽羽化冠山傳說,開發“商芝肉”系列養生食品、四皓雕像等旅游產品,發揚光大商山養生文化和鳳冠山道教文化。以水旱碼頭和“船幫會館”為造型,開發龍駒古寨版的清明上河圖等旅游紀念品,再現龍駒古寨水旱碼頭昔日盛景,延伸文化旅游產業鏈條。
四要破解文化旅游發展瓶頸制約。圍繞區域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定位策劃招商項目,深化全民招商,積極推行“以園招商——以商招商”模式,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簽約項目跟蹤服務管理,切實提高招商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整合捆綁使用“秦嶺美麗鄉村”創建、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等項目資金,加大“BT”“BOT”模式融資和中省轉移支付資金爭取力度,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強化政銀企合作,增加信貸資金投入力度,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步伐。
五要打造丹鳳文化旅游品牌。廣泛傳唱《丹鳳朝陽》旅游形象歌曲,大力宣傳推介丹鳳文化旅游的獨特魅力。邀請央視《地理中國》《探索與發現》等欄目組來丹破解船幫會館對聯謎底,探尋古商國遺跡。將張紫陽羽化成仙、契孫相土發明馬拉車、商鞅變法、四皓避秦隱居、秦楚兩國交戰、劉邦伐秦、宋金交戰、李自成厲兵秣馬等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編撰成書稿發行,不斷擴大丹鳳文化對外影響力,提升“商鞅封地·丹鳳朝陽”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