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凌娜 楊鑫)"雖然對我們出行和生活有一點影響,但是管網改造后,用水的問題就徹底解決了,所以我們都支持!"3月2日的柞水縣干佑街因管網改造而變得狹窄、擁擠,市民用水也有所不便,但沿街而下,記者聽到更多的卻是來自群眾的支持聲。
在柞水縣城八一路,記者見到負責第三標段施工的縣城建局技術人員潘文超,他介紹道:"此次縣上改造工程主要針對老城區,北起干佑街與臨河路交叉口,南至干佑街與臨河路交叉口,總長度是1762米,工程總投資1.01億元,涉及自來水管網改造、電信、廣電等線路綜合改造,其中政府投資部分是620萬元,主要用于縣城供水管網的改造。"
說到供水管道改造,一旁負責本項工作的水保局總工程師楊波告訴記者:"縣新水廠去年就投入使用,縣城(包括新城區)群眾都用上了自來水,但由于老管網是按照當時的人口水平設計,管徑小,過水量小,致使人口增加后,供水量增加,管道不適應,加之又是鐵管、鋼管,接口處出現漏水、爆管問題,嚴重影響供水暢通,出現了水通了、沒水用的現象,因此該縣啟動了城區管網改造工作。"
為了減小全面改造壓力,縣上去年進行了部分獨立小區的管網改造,如黨家灣小區、桃園小區、交通路等5個小區改造都已完成,現在用水正常。楊波工程師告訴記者:"安裝新管網的目標是實現一步到位,主管道采用高密度耐壓管材,按照常住人口5萬人的容量設計。"
據了解,在管網輔設過程中,為保障群眾生活用水,從迎春路分流了臨時供水管道,共在縣城分設13處臨時供水點,供市民就近取水。還將從縣城北關分一個臨時供水管道,對于縣醫院等特殊單位,采取專供的辦法保障供水。施工采取24小時三班倒,6臺機器、100多名工人分工協作,還將從西安調運2臺專用機器參加施工。預計20天后,主管道將輔設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