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孫傳卿 周 龍)商南縣大批農民工通過政府綠色通道前往廣州、深圳等地務工的同時,也有部分曾外出務工的農民打消了外出就業的計劃,開始返鄉創業。農民們高興地說:“這多虧政府實施的‘三三制’,為我們搭起了雙向創業的‘致富橋’!”
該縣通過調查研究認為,要做大做強勞務輸出這塊大蛋糕,信息保障、政策保障、環境保障是關鍵。因而他們推出了勞務輸出“三三制”:在13個鎮建起勞動保障事務所;164個行政村、3個社區成立勞動保障信息服務站,縣上還建立了政策宣傳與引導轉移相結合的服務機制,外出就業與回鄉創業并舉的雙向流動機制,開發崗位與自主就業互補的就業機制,給務工者創造就業良機。
隨著“三三制”的建立實施,不僅大江南北都有商南農民的身影,很多農民工不再外出務工,在家鄉尋求到了自己創業的門路。據統計,通過政府綠色通道,該縣有組織向北京、深圳、江蘇等省市輸出7萬余人。通過縣上設點的信息員的牽線搭橋,向外輸出務工者達3萬余人。同時,縣上還為回鄉創業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激發返鄉創業熱潮??h財政預算創業引導資金50萬元、勞務輸出援助基金20萬元,積極籌措農民工回鄉創業培訓經費200萬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269萬元,自行貸款2220.48萬元,為自行貸款的創業農民工貼息208.15萬元,撥付6311.71萬元支持創業和農民增收工程,扶持回鄉農民發展主導產業,走專業合作社道路。而返鄉創業者通過縣上實施的旅游服務業、特色種植業、畜牧業等大項目,又為全縣4000余名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