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王濤)帶著問題下基層,蘸著感情記民情。“戶主:潘國成,男,45歲,馬蹄溝村二組村民,家有4口人,兒子兒媳在外打工,家庭收入以小磨坊加工糧食為主,年總收入3萬元左右。致富項目:預建生豬養殖廠。存在的困難:1、不清楚如何辦理建廠所需的相關手續。2、缺乏養殖技術指導。3、預建500頭規模的養殖場,還缺乏部分資金......”這是記者近日在商南縣趙川鎮黨委書記方勇隨身攜帶的民情日記本上看到的內容。
自方勇任該鎮黨委書記以來,他有一個習慣,不管是開會、下鄉還是接待群眾來訪,都會拿出隨身攜帶的日記本,做著詳細的記錄。據悉,他先后記錄了5本民情日記,內容包括:促農增收幫民致富的相關惠民政策、趙川鎮的發展現狀、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度、困難群眾的熱難點問題、群眾鄰里糾紛的點點滴滴.....小小的民情日記,既方便解決的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也是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更成為了村情民意的“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