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張曉鋒)日前,筆者看到,在柞水縣蔡玉窯鎮銀碗村的山坡地里,村民們正在地里挖坑施肥,準備在春天種植核桃苗。原來核桃產業是該縣的傳統產業,現在一年比一年的銷路好、價錢高,所以今年種樹熱情比往年更高。該村去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880.9萬元,同比增加9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91元,同比增長1531元;全村核桃產量15.8萬公斤,實現收入252.8萬元,戶均5580.6元,人均1626.8元。
近年來,柞水縣蔡玉窯銀碗村按照“依托資源興產業、科學發展建新村”的發展思路,圍繞富民強村目標,積極吸納外地先進經驗,狠抓主導產業培育,以林果產業為主打,科學規劃設計、合理安排布局、組織動員群眾,在全村“一條川五條溝”開展了良種核桃示范園建設,實現了“高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大規模”和“大坑、大肥、大水、大苗”的建園要求,有力的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截止目前,全村核桃樹株樹增加到16萬株,戶均達到350株,人均達到102株。5年掛果后,按每株50元的產值估算,全村僅核桃一項收入就能達到790萬元,戶均17400元,人均5100元,農民增收效果明顯。村上還依托核桃產業協會,制定了核桃建園后期管理制度,成立了核桃建園專業管護隊,統一對全村的核桃園進行科管,并對全村群眾進行管護和科管培訓。同時積極探索“林糧”、“林菜”、“林藥”、“林菌”等立體種植結構,后期將施行林經間作模式,進一步拓寬農民經營的空間和領域,試點推行林畜結合的產業模式,在核桃園里種植牧草,林下養畜養雞,發展畜禽產業,確保產業發展效果,農民持續增收。
一位大娘笑呵呵的說道:“你看,我們現在的銀碗村可不是過去的窮山村了,核桃早就成為我們的“金碗碗”了,歡迎大家來我們這里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