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楊曉建)洛南縣洛源鎮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充實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全力促進便民服務加強年活動深入開展。
這個鎮黨委把全鎮14個行政村劃分為四個片區,實行鎮干部聯村、村級干部聯組、組級干部聯戶,分級包抓,明確鎮包村干部為代辦員、村干部為協辦員,將所有代辦員和協辦員的姓名、聯系電話、服務事項等在村務公開欄中予以公開,方便群眾。對群眾辦理的事項逐個登記,及時答復,限時辦理。要求所有干部每月至少用10天時間走訪群眾,一改過去“干部動嘴群眾跑腿”為“群眾動嘴干部跑腿”。
鎮黨委還在服務大廳設立黨務、政務、生產經營、衛生、文化、法律、資訊等七類服務事項;在村三個中心設立證照代辦、公共服務、生產生活、矛盾糾紛調處、咨詢宣傳等五類服務事項;所有鎮屬單位根據工作職能,設置多個便民窗口,為群眾提供低保、醫療救助、五保、助殘、就業等服務項目,按照“咨詢、受理、協辦、報送、反饋”的程序,全面落實解決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同時,根據群眾愿望,進一步拓展服務范圍,增加合作醫療、養老保險、致富信息等內容,努力做到服務內容全方位。鎮黨委在健全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的同時,設立舉報電話和便民服務意見箱,暢通群眾咨詢和反映渠道,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秦河村離鎮上往返80多里,78歲的劉衛富未辦身份證不能領取養老保險,推行便民服務制度后,村代理員汪民娃及時聯系派出所為老人辦理身份證,老人領取到養老保險金后說:“現在就是方便,群眾只要動嘴說事、干部就會跑腿辦事,再也不用跑冤枉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