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黃家瑞 石瑞雪)“以前常年在地里忙活種糧還受窮,現在不種糧了,村民反而更富裕了……”、“田里都搞起了林果、林藥、林菌間作套種,留下年長的在家招呼,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了……”、“現在全村沒人種糧……”柞水縣干佑鎮梨園村干部高興地數落著該村“無田”經營帶來的新變化。 近年來,梨園村按照“興林、優果,抓種藥”的發展思路,徹底改變農民種地就是種糧的傳統觀念,鼓勵農民在自有土地上發展林果業。狠抓庭院經濟,走基地+協會+農戶+龍頭企業的經營模式,形成了“山頂油松戴帽,板栗、核桃纏腰,中藥材種植在川道”的生態模式。在建園過程中,該村狠把責任靠實關、工程整地關、苗木質量關和技術指導關;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包片領導直接抓和鎮村干部包組包戶、林業技術員包技術指導的“兩抓兩包”責任制。目前已發展成林油松300余畝,核桃、板栗建園3000畝,建成紅豆杉基地一個,種植草本藥材500多畝,二花710畝,野生五味子改造建園1003畝。以億升核桃公司為龍頭,進一步帶動了該村林果相關產業的發展。
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該村在建園過程大力推廣林果、林藥、林菌間作套種模式,在核桃園內套種曼地亞紅豆杉,雞腿菇等作物,實現了林、果、藥、菌多贏,一般年份僅核桃一項畝均增收3600元。農民脫離傳統耕作方式,使“有田”經營變“無田”經營,村民越來越富裕了,環境也越來越美了。2011年,全村全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1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