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徐毓才)正確使用抗菌藥物,為了今天的病人,也為明天的你我!我們不能等到無藥可用的那一天!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刻不容緩!近日,山陽縣中醫院全面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工作,將抗菌藥物品種控制在衛生部規定的35種以內,并建立抗菌藥應用和監管長效機制。
據悉,自5月6日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視頻會議后,經過1個月的調研,該院于6月6日出臺《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專項治理活動實施方案》,決定對目前本院臨床使用的67種抗菌藥物進行梳理,一次性“砍掉”了32種,保留35種,出局47.8%。他們判定抗菌藥物品種“出局”的標準,主要依據藥品安全性、療效、性價比及國家基本藥物等因素,這次保留的35種,其中國家基本藥物15種,陜西省增補基本藥物5種,基本藥物占57.1%。被保留的品種如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療效不確定、具有耐藥性、性價比差和違規促銷的,同樣會“出局”。
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日常管理中,該院重點推行六項制度。一是嚴格實行管理責任制。院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醫療的業務院長為直接負責人,各科室主任是具體負責人,醫院分別與臨床科室負責人、藥房負責人簽訂責任書,把合理用藥作為綜合目標考核以及職務職稱晉升、評先樹優的重要指標。
二是加強抗菌藥物購用管理。醫院藥品采購和使用只能從遴選出35個品種之內進行,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療需要,可啟動臨時采購程序。
三是以嚴格控制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藥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管理。規定術前0.5-2小時內或麻醉開始時首次給藥;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大于1500ml,術中可給予第二劑;總預防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
四是嚴格控制氟喹諾酮類藥物臨床應用。該院要求醫師要嚴格掌握臨床應用指征,控制臨床應用品種數量。
五是落實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制度。每月抽查10名醫師處方和醫囑,對不執行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科室和個人與質控考核掛鉤。
六是嚴格執行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將35種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類,其中非限制使用16種,限制使用15種,特使使用4種并明確各級醫師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權限。緊急情況下臨床醫師可以越級使用高于權限一級的抗菌藥物,但僅限于1天用量。
同時該院還落實了違規使用抗菌藥物的處罰規定。對違反分級管理原則的責任人,每例次罰處方金額的10%;藥房未按處方權限嚴格審核而發藥者,每次罰責任人20元;對違反分級管理的醫生發生3例以上者,醫務科進行誡勉談話,發生5次以上取消處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