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北寬坪鎮信訪工作調查
商洛之窗7月7日訊(雷超鋒)商州區北寬坪鎮緊緊圍繞“突破發展,和諧穩定”兩大主題,從抓干部、轉作風、提效能、順民心入手,教育和引導全鎮干部帶著感情抓信訪,換位思考化矛盾,齊心協力保穩定。一年來,全鎮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02件,調處102件,調處成功率達100%,無集體訪、越級訪、進省赴京訪,“平安創建”工作深入人心,知曉率、滿意率分別達到90%、95%,被商洛市委、市政府命名為信訪工作“三無”鄉鎮。
換位思考 帶著感情抓信訪
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發揚民主的重要渠道,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也是人民群眾反映自我訴求的一個有效途徑。鎮黨委、政府一班人首先廓清思想上的模糊認識,堅決摒棄群眾上訪就是無理取鬧、無事生非、胡攪蠻纏的錯誤思想。鎮長張宏常常教育干部說:群眾要上訪,就說明他們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和不平衡的心態,或者有尚未解決的困難,他要通過上訪得到一些補償、平衡或者幫助,這無可厚非。作為人民的公仆,就要換位思考,首先解決認識問題。常言道:要得公道,打個顛倒。認識是干好工作的原動力,因此,他們始終堅持教育和引導全體鎮、村干部以換位思考的同情心、化解矛盾的公道心、維護穩定的責任心、長期作戰的永恒心,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扎扎實實地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不斷在黨群干群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融的堅固橋梁。
強基固本 健全網絡抓信訪
信訪工作不是一兩個人能做好的事情,需要一個完整的網絡體系來齊抓共管。鎮黨委、政府成立了維護穩定和信訪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和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鎮信訪辦、綜治辦、司法所、國土所、公安派出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不斷探索和深化“信訪、綜治、司法、公安”四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同時,充實了鎮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由鎮黨委副書記擔任調處中心主任,副鎮長擔任副主任,建立了17個村級信訪工作站,選配了79名處事公道、德高望重的信訪工作信息員,全面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達到了鎮有中心、村有站、組組都有信息員。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崗位領導分頭抓,職能部門具體抓,村組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注重經常 落實制度抓信訪
信訪工作是一項經常性工作,經常性工作不僅要經常抓、抓經常,而且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來保證。為此,他們一是制定和落實了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黨委書記、鎮長既掛帥又出征,帶頭包大案、包難案、包要案;二是制定和落實了科級領導掛牌,群眾點名接訪制度。堅持首點負責制,上訪群眾首次點到的科級領導,必須認真接待,詳細調查,徹底調處,負責到底,不讓群眾因一件事找兩個人;三是制定和落實了每周開展一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要求包村干部每周一到村第一件事,就是排查所包村有無新的矛盾糾紛產生,對排查出的問題,能現場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包村干部拿出自己的處理意見,迅速上報鎮調處中心,絕不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四是制定和落實了每月一次的維穩和信訪工作形勢研判聯席會制度。他們堅持每月5日前召集信訪、綜治、司法、公安、國土等單位負責人以及各村支書,研判維穩形勢,及時掌握基層動向,把矛盾糾紛和苗頭性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
節約開支 保障經費抓信訪
經費是抓好工作的重要保障。他們不但將區上劃撥每村1000元的信訪經費劃撥到村專款專用,而且在鎮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節約經費補貼到信訪工作之中,用經費保障來促進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促進信訪工作順利開展。一是對信訪干部的辦公用品和差旅費用,隨購買隨報銷,隨出差隨報銷;二是在信訪、綜治、司法干部因公用車時,有車派車,無車租車,絕不延誤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的最佳時機;三是在調處化解糾紛過程中,雙方達不成協議,但差距不大時,政府拿錢補助弱者,以息事寧人。2009年8月12日,鎮中心衛生院在修建門診樓處理地基時,因距離一戶民房較近,致使該民房根基疏松,墻體裂縫,居住確有危險。該群眾將問題反映到鎮政府,并說:“鎮政府要是解決不了,他就到區上上訪”。接到反映后,鎮長張宏立即派分管領導趕赴現場,協調處理此事。當時,受害者要求衛生院給其重新建房,或者補償資金8萬元,經過一天時間的協商,最后受害方提出要衛生院補償資金2.8萬元,但衛生院堅持只給付2.75萬元,在懸殊不大,又達不成協議的情況下,鎮政府決定,由政府出資500元補償給受害方,及時化解了這一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