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和平社區戲鄉巷的墻繪讓巷子煥然一新 (本報記者 楊 鑫 攝)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行走在商州城區,街巷干道整潔寬敞、精致優美的大小公園成為休閑好去處,改造提升的老舊小區令居民幸福感不斷升級,城市更新描繪出的幸福圖景正徐徐展開。
公園共享 “綠色福利”觸手可及
1月7日,在丹江河畔的群眾運動公園,年輕人正在籃球場你追我趕,巧妙穿梭運球;老年人手執花扇,隨著節奏起舞,動作中透出一股悠然自得的勁頭。
“2024年7月開放的群眾運動公園,健身器材和游樂設施齊全、綠化也搞得特別好,孩子特別喜歡來玩。”家住丹江新城小區的李女士對群眾運動公園的建成開放感慨萬千,表示帶娃出游有了新去處。
改造升級閑置地塊,美化綠化城市“犄角”,選種特色綠化植物……除了寬敞的運動公園,城市角落的口袋公園也“五臟俱全”。女貞的翠綠與月季的絢爛交相輝映,為了方便市民休憩放松,園內還貼心設置了休閑座椅。
“出門就有這么美的口袋公園,不僅白天看著賞心悅目,鄰里間的交流也多了起來,值得點贊。”家住平樂園附近的居民王衛亞說道。
近年來,商州區持續推進“山水園林城市·生態康養之都”建設,一批批高品質城市公園和口袋公園相繼建成開放,綠化景觀效果持續提升,便民服務設施愈發完善,已逐步實現從“城市公園”到“公園城市”的轉變,讓居民共享生態活力。
小區改造 生活品質原地升級
2024年以來,商州區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在商州城區的城關、北新街、工農路等街道,多個老舊小區成功實現華麗變身。
近日,走進位于通信巷的商洛市公路局拌合廠家屬院,小區內的智慧門禁和整齊劃一的停車場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小區還增設了電動自行車充電棚,解決了電動自行車亂停亂放和飛線充電的問題;對小區場地進行硬化,重新規劃增設了停車位;提升改造了監控設施、綠化環境和亮化照明設施。
“以前充電要從自家房里拋線,存在安全隱患,現在小區增設了電動自行車充電棚后,大家車有地方放了,充電也方便安全了。”住戶寇潔說。
而在市財政局家屬院,之前院內坑洼的道路與老舊柴棚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光潔的墻壁、寬敞的運動場地、平整的路面,供暖排水管道也進行了更換。
“這幾年我們持續對小區進行改造提升,今年是首次大規模集中改造,明顯能感受到環境更好了,空間更大了,大家都感到非常滿意。”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趙月成表示。
小區的提升改造工作,改善了居住環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質,改造的是環境,凝聚的是人心。
街景煥新 城市綻放新活力
一墻一風景,一墻一文化。
近日,住在商州區城關街道名人街社區興商街睦鄰巷的王大爺發現,自己家門口不起眼的小巷子“偷偷”換了模樣,原來“黑乎乎”的墻上不僅繪制了壁畫,連之前臟乎乎的路面也變得干干凈凈,不時就有人前來打卡拍照,整個街區都充滿了活力,過去又破又舊的小巷子搖身一變成為商州中心城區新的“宣傳畫冊”。
在這幾條巷子里,你可以看到屬于80后、90后的“商州記憶”,滿墻的商洛本土方言映入眼簾,丹鶴樓、“秦小鶴”等卡通形象妙趣橫生……一幅幅“會說話”的墻繪為小巷換上別樣的“新衣”,不僅提升了巷子的顏值,更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市民,成為傳播文明的鮮活載體和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1月7日,在位于商州區工農路的蓮湖公園西側,古城墻保護及周邊景觀提升改造工程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中,據了解,該工程將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重現古城墻風采,建成后城墻遺址區域與蓮湖公園、城市界面有機銜接,利用地域材料和植物保留原有特色,保持各段城墻的多種形式和形態,增強城墻生態品質與游覽體驗。預計將在1月底向市民和游客開放。
家住西街附近的居民劉增平感慨:“作為一個老商縣人,蓮湖公園的變化我都看在眼里,從當年擴建到今年老城墻修復,越變越好,真真切切感覺到咱們市區是越來越漂亮了。”
精心描繪城市“顏值”,精細刻畫城市“表情”,精致塑造城市“氣質”,商州通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為城市發展注入更多活力,讓居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