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寇明濤)近年來,商州區始終堅持重基層、夯基礎、保運轉、優服務,全面提升村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在陣地提檔上下硬茬,確保基層組織“有地議事”。對標“標準化活動場所建設”要求,扎實推進“整鎮推進、整區提升”行動,出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范提升以獎代補辦法,連續兩年按照村均2萬元標準,安排獎補資金1110余萬元,對全區288個村級活動場所全面開展規范提升。實施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三年行動,研究制定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管理使用辦法,整合財政資金及黨費855萬元,新建改建黨群服務中心22個,修繕加固黨群服務中心28個。成立以區委書記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大力推進三岔河鎮、腰市鎮2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三岔河鎮閆坪村、陳塬街道上河村等10個村榮獲省級標準化示范村,建設康養、旅游、宜居示范村60個,北寬坪紅色美麗村莊建設通過省級評估驗收。
在經費提標上見真章,確保基層組織“有錢辦事”。提高經費標準,推動村級組織高效運轉,年新增財政預算500萬元,將237個行政村工作經費從2萬元提高到2.5萬元;對人口超過3000戶的村,區財政每年新增工作經費3萬元。安排財政預算290萬元,為145個“五類村”每年安排駐村工作經費2萬元,確保駐村幫扶工作有抓手;安排專項黨費48萬元,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村12個,轉化重點風險村6個。制定《商州區實施“消薄培強”行動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具體措施》,召開全區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現場會,2023年為65個村注入產業發展資金3250萬元,集體經濟收益2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6個,1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94.3%。
在待遇提高上謀實招,確保基層組織“有人干事”。提前謀劃蓄后備,把功夫下在換屆選舉之前,將村級正職補貼由每年2.4萬元提高到3.6萬元,副職補貼由每年1.6萬元提高到2.4萬元,黨員群眾參選意愿大大提高。扎實開展村“兩委”班子屆中研判分析和后備力量專項評估,換屆以來村級組織發展黨員660余名,儲備村級后備力量1474名,落實40歲以下在村青年幫帶措施888人。2022年起,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00萬元,在全省率先為村(社區)干部代繳養老、醫療和工傷“三險”。制定《商州區村(社區)干部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試行)》,各鎮(街道)按季度開展實績考核,讓多勞多得、優勞優得成為最硬導向。
在干部提能上求實效,確保基層組織“有力成事”。安排專項資金 226萬元,依托商洛開放大學實施“千名領跑人”學歷提升計劃,全區754名村干部和村級后備力量參加學歷提升計劃,學員畢業后將形成以大專以上學歷占主體的村“兩委”班子結構,該做法在全市推廣。2023年以來,依托市、區兩級黨校,舉辦村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主題班次培訓4期780余人次,舉辦入黨積極分子、鄉村振興等培訓班17期3000余人次。流動課堂進鄉村,將“坐下來聽”“圍起來說”“走出去學”“送上門教”等方法有機融合,依托區委講師團、區委黨校“流動課堂”上門宣講52場次,開展實地研學550余次,組織參加鄉村CEO專題培訓4期97名,黨員干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本領持續提升。
在服務提質上用真情,確保基層組織“有責扛事”。合理設置幸福院、衛生室、文體廣場、快遞驛站、便民代辦等服務設施,確保村級活動場所“大門常開、場所常用、活動常辦”。開展村(社區)黨組織“一年10件實事”活動,推行黨員承諾踐諾積分管理,237名村黨組織書記、1400余名黨員領辦實事4758件。實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信訪積案化解、維護公共安全、法治宣傳教育“四大攻堅戰”,劃分網格4619個,組建居民群2641個,創新推廣“片區長說事會”機制,搭建“有事好商量”“老支書調解室”等議事平臺,獲評全省“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優秀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