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江波)2月18日,全市2023年第一次周末現場觀摩會在商州區召開。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商州區第十五小學和第十三幼兒園、東門戶區改造提升、動力儲能及PACK封裝鋰電池、312國道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北寬坪鎮紅色美麗鄉村等項目建設情況,聽取了商州區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開展情況匯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青峰作總結講話,市委副書記趙曉寧作點評。
今年以來,商州區深入開展“三個年”活動,緊盯建設中國康養之都總目標,大力實施“雙對標、雙50”和西商融合發展戰略,不負春光抓項目,只爭朝夕抓建設,計劃年度實施重點項目191個,年度投資175.1億元,增長23.6%。以園區改造提升為突破口,持續推進食藥產業園、電子科技產業園、新型建材產業園標準化廠房招商,加快完成商洛化工園認定,年內建成陜南唯一化工園區。圍繞打造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力促鋅基合金、2萬噸電子級氫氟酸、光伏半導體級電子化學品生產線、浙交秦新建筑石料等工業項目年內建成投產,三一綠色建材二期、國飛無人機生產基地一期順利運營。按照“四精”標準提升中心城市品質,高鐵康養新城啟動建設,南秦河生態公園二期加緊施工,老舊小區改造惠及群眾1200戶,城區外立面改造將向重要街區、重要節點持續延伸,秦韻產學研教育城、十五小十三幼、區醫院、區中醫醫院、多彩商州環城山地公園等一大批重點民生項目高質量推進,西新社區、行政中心北側和商鞅大道西段工程安置房啟動建設,年底前完成東門戶區改造提升,全力打造宜居、康養、韌性、智慧城市。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兩改兩轉三促進”,深入推進“5+5”現代農業體系、高端食用菌產業基地建設,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實施聯農帶農產業項目100個,脫貧人口就業5萬人以上,年度農村改廁不低于總任務的30%,再建60個康養旅游宜居鄉村,打造9個市級示范村。“三高”增效促進文旅產業發展,提前迎接旅游高峰,力促江山微風牧場“五一”開園、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七一”開園,積極籌辦舉辦各類節會,持續擴大“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