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曉星
金秋時節,商州區牧護關鎮小韓峪村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小韓峪村衛生室建在通村的大路旁,綠底白字的招牌格外顯眼。
結束當天核酸采樣工作的村醫張燕剛回到韓峪村衛生室,就聽到一聲呼喚:“燕兒啊,我來買藥!”這是70多歲的村民王志彪在喊。
王志彪和老伴患有慢性病腦梗塞和冠心病,過一段時間就到村衛生室買一次藥。
“還有啥不舒服?”張燕問。
“都好著,還是拿點腦心通膠囊和養血清腦顆粒。”王志彪說。
張燕麻利地開出藥方,并囑咐老人用法用量。48歲的張燕是小韓峪村的醫生,當村醫已經24年了。村衛生室建好后,她就從村黨群服務中心的一間辦公室里搬了出來。
“我們現在按照農村實行藥品‘三統一’原則,藥品出售沒有差價,最大限度地降低藥品價格。”張燕說。
近年來,小韓峪村村民看常見病、慢性病等都會選擇村衛生室。按照“五室分立”的原則,村衛生室設有醫生值班室、診斷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觀察室,除此以外還有一間藥房。“現在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張燕說。
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幫扶小韓峪村以來,始終把村民的身體健康記掛在心頭,校(院)門診部每年至少開展兩次送醫下鄉活動,積極為小韓峪村村民免費診療,進行基礎體檢,普及醫學常識和健康知識,還向村里捐贈醫療設備和藥品。
“每次去義診,村民來的都很多,把我們圍得水泄不通,問這問那,我們感覺他們對自身的健康是越來越關注了。”門診部主任李格說。
2018年,駐村干部獲悉省紅十字會有援建村衛生室項目,一想到小韓峪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大家一商量,決定要爭取資金和項目,一定要為村里建個條件較好的衛生室。
“那段時間,為了這個項目,省、市、區紅十字會可沒少跑,往返城里村里不知道有多少趟。”時任駐村干部車小軍說。
2018年底,小韓峪村衛生室項目獲得中國紅十字總會批復;2019年,村衛生室15.5萬元援建資金到位。隨著2020年底全面脫貧,村衛生室也在村民的期盼中建成了。
“雖然村衛生室比不上城里的大醫院,但這是家門口的診所,醫療服務水平、醫療條件都在提升,大家看一般的病不用再往城里跑了。群眾健康有保障,群眾開心,醫務人員安心,我們也放心。”小韓峪村黨支部書記王鵑紅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