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唐小濤)2021年以來,商州區堅持把金融幫扶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創新金融支農惠農服務,加大金融幫扶政策宣傳引導,強化保險服務保障能力,促進脫貧人口發展產業穩定脫貧。
為進一步規范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管理,商州區不斷加大對脫貧人口(含邊緣易致貧人口)信貸支持,落實脫貧人口風險補償金500萬元,兌付貼息資金650.58萬元,切實滿足脫貧人口有效信貸需求。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區累計發放小額信貸15487戶5.48億元,2021年新增脫貧人口小額信貸800戶0.33億元。
商州區聚焦農村地區特別是相對貧困村特色產業及產業鏈延伸發展,引導駐區金融機構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產業帶動脫貧人口增收致富掛鉤機制,大力推行供應鏈、產業鏈融資模式。重點圍繞食用菌、光伏、菊芋、中藥材四大主導和“4+X”特色產業基地融資需求,發放產業貸款6.5億元,支持麻街、夜村、沙河子等大型木耳生產基地發展春木耳400萬袋,發展香菇、平菇5658萬袋,支持發展菊芋種植5萬畝、光伏67.3兆瓦,有效帶動全區7萬余戶戶均增收3000余元。
商州區充分發揮保險“穩定器”“減壓閥”的重要作用,全力應對“7·23”等多輪強降雨對食用菌產業造成的重大影響,加快水毀食用菌產業理賠,有效降低因災因病等因素導致脫貧人群致貧返貧風險。全年累計為全區473934人提供人身意外風險保障336億元,辦理第一書記保險252人,承保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5893頭、森林保險140萬畝、核桃保險3060畝、農村住房保險29982戶、一元民生保險55.9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