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過去五年工作回眸及未來五年前景展望
中國共產黨商州區第十九次代表大會開幕式
全體代表聆聽區委工作報告
聚力抓改革 成績鼓舞人
踏著金秋的腳步,中國共產黨商州區第十九次代表大會拉開帷幕。這場盛會關乎未來五年商州發展的路徑,承載著全區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近300名代表肩負重托、匯聚一堂、群策群力,目光所聚、希望所寄,是榮譽,更是責任。過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商州區委團結帶領全區人民開拓創新、砥礪前行,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上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績、開創新局面,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五年來,商州區堅持不懈抓學習、強信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扎實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精心組織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及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活動,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牢記殷殷囑托,心懷“國之大者”,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齊心協力、奮勇前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巨大進展。
五年來,商州區全力以赴穩增長、抓項目,經濟發展行穩向上。2016年以來,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全區綜合實力居全市第一方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多項指標增速位于全市前列。“十三五”期間實施重大項目589個,康城藥業、篤誠科技、商洛電廠等重大項目相繼建成,市級重大項目觀摩連續三年位列全市前茅,“兩區多園”工業發展格局初具規模,秦嶺江山4A級景區開門迎客,商洛萬達等一批現代城市服務業項目建成運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五年來,商州區齊心協力戰貧困、奔小康,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區級領導率先垂范,鎮辦部門領導蹲守一線,“四支隊伍”任勞任怨,干部職工結對幫扶,全區上下用心用情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八個一批”政策有效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全面達標,124個貧困村基礎設施全面改善,光伏、食用菌、菊芋、勞務等“4+X”脫貧產業持續發展壯大,帶貧益貧能力不斷提高。經過全區上下的不懈努力,31539戶102619人順利脫貧,與全省同步夠格邁入小康社會。
五年來,商州區凝心聚力抓改革、求突破,發展活力充分釋放。強力推進九大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完成機構改革,榮獲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綜合工作先進縣區,“陽光食品智慧監管”平臺獲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好評。“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行政審批效率不斷提升。主動對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對外合作交流的領域更廣、層次更深。改革重點進一步聚焦,改革節奏進一步加快,改革共識進一步凝聚,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五年來,商州區持之以恒辦實事、惠民生,百姓福祉實現新提升。堅持“兩個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年來,全區民生支出152億元,區高級中學、區第六小學、區中醫院、區婦保院、環城北路等一批民生項目先后建成投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迅速實現確診和疑似病例清零。《紫荊樹下》等一系列優秀作品在全省榮獲好評;連續七年成功舉辦環秦嶺公路自行車賽,圓滿完成十四運會女子排球賽、公路自行車賽承辦任務,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系列賽事活動,榮獲“省級全民健身示范區”稱號。累計化解矛盾糾紛3925件,破獲偵辦涉黑涉惡案件8起,打掉惡勢力犯罪團伙5個,2019年被評為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區,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區,榮獲全省首批“平安銅鼎”,全區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五年來,商州區毫不動搖抓保護、治污染,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深刻吸取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教訓,先后查處“五亂”問題183起。全面實施天保二期、重點防護林工程,森林覆蓋率達6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8年位居全省前列。全面禁止丹江水系河道采砂,二龍山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護,丹江等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引導群眾堅持綠色、低碳、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更加怡人。
五年來,商州區堅定不移強堡壘、轉作風,黨的建設全面深化。深入開展“黨建六抓”“整鎮推進、整區提升”示范區創建等活動,鎮、村(社區)換屆工作高質量完成。堅持公道正派選人用人,用足用活“三項機制”和職級晉升政策,大力實施“雙百人才”和“四個一百”工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持續做好馮新柱案和趙正永案以案促改,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繪就新藍圖 逐夢惟篤行
未來五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推動商州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要求,審視自身發展,把握機遇挑戰,進一步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落實省委“三新三高”戰略,堅持“市區共建”,善謀實干,奮發作為,著力建設“中國康養之都核心區、高質量發展轉型模范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示范區、營商環境最優區、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先行區”,為推動商州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
圍繞既定奮斗目標,今后五年,商州區將下大力氣抓好以下七方面重點工作。
全面推進轉型升級,奮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突出產業集群化發展,強化產業支撐、園區承載、項目帶動,著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轉型模范區建設。優化產業結構,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積極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做強做優健康醫藥產業,建設金鳳山康養新區等。深入挖掘商州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和豐富的歷史人文旅游潛力,擴大家居建材和節能環保生態建材生產規模,引進上下游產業企業。同時,加快電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布局建設。突出園區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標桿。加快推進工業產業園土地收儲及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提升現有園區道路、標準化廠房、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狠抓項目建設,強化高質量發展支撐。策劃一批、新開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形成項目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在全區掀起大抓項目的熱潮。抓好環城南路、商洛化工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力促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強力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統籌推進“兩邊一補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努力打造鄉村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鄉風美民心和、生活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商州樣板。突出成果鞏固,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強化“四個不摘”,嚴格落實“6313”防返貧動態監測及幫扶機制和“五強化五確保”工作機制,全面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產業興旺,為鄉村振興提供根本支撐。大力發展以食用菌、核桃、中藥材為主的特色優勢產業,創建省級以上特色農業產業集群3個,打造農業產業強鎮3個,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1個。促進生態宜居,為鄉村振興筑牢發展根基??茖W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全力打造視覺美麗、心靈舒暢的“秦嶺山水鄉村”。實施“六清”,開展“六治”,實現“六無”,擦亮鄉村顏值。培育鄉風文明,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持續推進“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深入開展“五美庭院”及移民搬遷安置文明小區創建等,加強鎮辦、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實現治理有效,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堅持“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組織開展鄉村治理示范鎮村創建活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
全面加快建設步伐,精心塑造城鄉新面貌。圍繞中心城區、重點鎮村建設,不斷優化城鎮空間和功能布局,構建城鄉發展新格局。加快中心城區建設,抓好高鐵康養新城等重點片區開發,扎實做好生活垃圾發電項目建設,加快老舊小區改造、給排水工程、集中供暖等項目建設進度,加速打通環城南路等交通要道,配合做好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持續鞏固創衛創文創園成果,積極開展“商州好人”、道德模范等評選宣傳活動,扎實開展“兩拆一提升”專項行動,全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規范城市管理、提升便利化水平。加強特色集鎮建設,謀劃建設一批特色小鎮,全域統籌建設美麗鄉村,到“十四五”末,建成國家級美麗鄉村1個、省級美麗鄉村5個。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增強高質量發展活力。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的活力之源,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強改革,創新驅動促發展。抓好財稅金融、農業農村等一批牽引性、帶動性強的關鍵性改革。重點圍繞新材料、健康醫藥、綠色食品等產業,加強技術研發、人員培訓等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破壁壘,優化環境促發展。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切實提高政府服務效能。抓開放,招商引資促發展。完善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圍繞“五大產業集群”,實施精準招商、優質招商、駐外招商,延長產業鏈、打通上下游,不斷壯大產業集群。
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堅持一手抓保護、一手抓發展,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夯實中國康養之都的生態基礎。持續加強秦嶺生態保護,實施重點區域綠化和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工程,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預防監督體系和水土流失監測網絡,建立以丹江流域為主廊,以秦王山、江山森林公園等為節點的生態廊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開展“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完善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加強重金屬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進綠色循環發展,推廣節能技術應用,完善能源消耗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倡導綠色低碳、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著力打造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叫響“22℃商洛”品牌。
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站在建設“中國康養之都核心區”的高度,聚力發展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衛生和文化體育等事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切實解決“就業難”。加強培訓提技能,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加大創業資金支持,積極為群眾創新創業搭建平臺。提高社會保障服務水平,加大殘疾、優撫等困難群體的保障救助力度。加強老年公寓、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等養老機構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切實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推進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加快完成區第十五小學、第十三幼兒園等教育項目建設,落實“雙減”工作要求,規范線上線下校外培訓。大力支持商洛學院和商洛職業技術學院發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深化“健康商州”建設,毫不松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積極服務做好市中心醫院、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不斷提升中心城市醫療服務水平。發展文化體育事業,用好商洛縣委縣政府舊址等紅色資源,聚集商洛花鼓、洛南靜板書、漫川大調等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密切市區文化藝術團隊交流。繼續辦好環秦嶺公路自行車賽、商洛馬拉松賽等賽事,做好做亮“商州體育”品牌。
全面發展民主法治,聚力提升社會治理新成效。堅定不移推動民主法治建設,大力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有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聚力建設“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先行區”。推動更高質量的人民民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發揮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協助區委做好凝聚共識、化解矛盾、反映意見、維護穩定等工作。推進更高標準的法治建設,聚力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模范法治社會,高質量完成“八五”普法任務。促進更高效能的社會治理,推進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加快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商州,持續推進防災減災救災等應急體系建設,嚴把安全生產“紅線”,嚴控社會穩定“防線”,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努力推動“安寧商洛”建設。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回眸看發展,我們鑄就輝煌;展望新未來,我們豪情滿懷。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商州區將繼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以更務實的作風、更開放的心態、更奮進的姿態、更堅實的步履,努力展現擔當、貢獻力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征程上書寫商州發展新篇章。
策劃:焦丹龍
文字:周琳
攝影:阮世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