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云
不到兩年時間,參加大大小小的馬拉松比賽130多次,獲得獎牌100枚。跑步,讓李亞哲的生活從37歲開始改變。
李亞哲是商州區某單位職工。2019年8月,在一次聚會上,李亞哲聽說一位朋友退休后堅持跑馬拉松,已經60歲了,但是看著很年輕,狀態非常好,她深受感染:“要不,我也試一試?”從小,李亞哲就展露出了較高的運動天賦,但她從沒參加過任何長跑運動。
2019年10月,李亞哲參加了長安女子半程馬拉松賽,21.0975公里的路程用時2小時零1分,雖然沒有獲得名次,但跑完后所有的不快樂都消失殆盡,她頭一次領略到跑步的美妙,“沿途的風景,出汗后的酣暢淋漓,都超級治愈。”她笑著告訴記者。
一旦跑起來,兩條腿就像上了發條一樣,停不下來。這其中,有風和日麗,也有凄風冷雨,李亞哲一路跑下來,不斷地挑戰自己,越過重重困難,迎來一次又一次的蛻變。
2019年12月,李亞哲又參加了河南省三門峽女子半馬賽,那天是個下雪天,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雨夾著雪渣子打在身上,李亞哲說:“穿著短袖短褲,到最后都凍麻木了,跑完自己都感動了自己。”
2020年9月,高陵馬拉松賽,李亞哲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就報名了42.195公里的全程馬拉松賽。“繞著渭河跑,風景美得很,邊跑邊拍抖音,越跑越有勁,腳底就像抹了油一樣。”她說,快到終點時,八九個攝像機在拍照,圍觀的人大喊著加油,像是被鮮花和掌聲包圍了。這次李亞哲用時4小時18分,在3000人里排名18,她已經很滿意了。
接下來的11月8日,李亞哲在跑西安馬拉松全馬賽時,在18公里處不慎摔倒,手擦破了,膝蓋也在流血,但她還是堅持走完了全程。
11月15日,李亞哲一天跑了兩場比賽,早上是長安女子半馬賽,賽道設在山上,有上坡和下坡,跑起來比較費勁。下午是10英里迷你馬拉松,李亞哲用時50分鐘,排名第二,和第一名相差8秒鐘,她忙得一天沒吃飯,但是結果讓她很開心。
12月,得知南京舉辦馬拉松奧運會錦標賽,李亞哲和商洛兩名跑友千里迢迢趕過去,“這是田協認證的雙金賽事,含金量極高,東京奧運會的運動員都是從這里選拔的,所以我特別想去感受一下。”李亞哲說。但是馬不停蹄地參加比賽,她的身體嚴重透支,雙腿就像灌了鉛一樣拖不動,“跑到終點時,我沒忍住哭了。”李亞哲說,幸好老公一直陪著她,“回酒店時,沒有電梯,那會兒腿已經不能打彎了,上一層樓梯就花了20分鐘。”
2021年,李亞哲先后參加了楊凌農科城馬拉松、西安馬拉松、商南10公里迷你馬拉松賽……在5月份的商洛馬拉松賽中,受組委會邀請,她作為領跑員帶領大家一起跑,引導隊員合理分配時間,在掉隊時給他們加油打氣。能為別人服務,李亞哲頗感自豪。她還創建了商洛陽光跑團,目前有200多名跑友。
“跑步特別考驗一個人的毅力,身體看似受苦了,精神上卻得到了洗禮。”李亞哲這樣形容跑步的感受,“賽道上警車開道,市長給你鼓掌,白衣天使為你服務,比上星光大道還美!”
平時,李亞哲十分注重核心力量的訓練,她規定自己一周必須跑夠60公里。她的目標是跑遍北上廣以及香港、澳門等地,有機會再跑出國外。李亞哲說,她還想把跑團隊伍不斷壯大,讓更多人感受到跑步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