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狠抓項目建設推動經濟發展工作綜述
本報記者 陳靜
8月2日,在距離市區13公里的商州區沙河子鎮張村村,商州區木耳產業示范園項目現場,我們放眼望去,這里依山傍水,在藍天白云下,在木耳大棚、鍋爐房、堆料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有人在安裝木耳大棚的主體鋼架,有人在制秋耳菌袋、有人在研究制作“玉木耳”“金木耳”……商州區潤科公司副經理王佳輝告訴記者:“我們這個項目生產采用東北木耳技術,母種已于7月6日進場進行擴繁,7月21日開始進行制袋,目前已完成菌棒制作25萬袋,計劃9月中旬完成菌種培養并入棚掛袋,10月中旬可實現首茬采耳。半個月前剛新增了9個木耳大棚,這幾天正在安裝主體鋼架。”
商州區木耳產業示范園項目由商州區潤科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于2021年3月動工,總投資約1億元,占地230畝,其中一期投資7500萬元,占地136畝,建設規模為年產1000萬袋木耳生產線,建設內容包括1.2萬平方米標準化生產廠房、木耳大棚、鍋爐房、堆料場等相關附屬設施。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生產春秋兩茬木耳1000萬袋,其中自行經營菌包400萬袋,其余600萬菌袋銷售至附近食用菌基地,可實現年產值3000萬元,同時解決大學生就業20人,帶動周邊群眾務工百余人。
據了解,商州區潤科公司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支持下,2018年在腰市鎮建成以白玉菇、蟹味菇為主的工廠化瓶栽廠區,2020年在大荊鎮建成以繡球菌、鹿茸菇、海鮮菇為主的袋栽工廠化廠區,今年在沙河子鎮建設的以黑木耳、金耳、玉耳為主的木耳示范園區是公司緊跟食用菌變革的步伐、助推商州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今年以來,商州區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圍繞市委全會提出的“3+N”產業集群謀好項目、招好項目,堅持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區重大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進,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在楊斜鎮的商州區有機固廢處置中心及有機肥生產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情景映入眼簾——工程車來來往往,鏟車、挖掘機、吊機在不停地轟隆作響,施工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緊張忙碌著……
該項目由陜西省環保集團投資建設,項目概算投資1.6億元,規劃占地面積130畝,總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項目主要利用菌渣、藥渣、秸稈、餐廚垃圾、畜禽糞便、污泥等有機固體廢棄物生產有機肥,項目建成投產后,年可處置有機廢棄物30萬噸,年生產有機肥15萬噸。項目的規劃和實施將有機固體廢棄物“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對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生產環境、工作環境和投資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商州區木耳產業示范園項目和商州區有機固廢處置中心及有機肥生產項目,是商州區今年重點發展的項目,也是商州區深入挖掘生態、區位、資源、文化“四大潛能”,不斷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發展動力,以項目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
2021年,商州區計劃重點建設項目115個,總投資310.7億元,年度投資101億元。截至目前,115個重點項目已開工100個,完成投資63.4億元。其中,4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1億元,27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3億元。
今年,商州區先后在沙河子鎮木耳產業園、應急物資儲備中心分別舉行全區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累計集中開工重點項目38個。針對影響項目開工的前期手續辦理緩慢問題,商州區于3月23日開始,利用一周時間舉行了重點項目前期手續“集中審批周”活動,13個政府職能部門集中入駐政務大廳,集中解決項目手續辦理難題,確保項目早日開工。針對項目建設資金短缺問題,及時收集各類項目融資需求50多條,區金融辦組織各駐商金融機構開展銀企融資對接活動,解決項目建設資金難題,推動項目順利開工。
為了進一步有效破解項目建設難題,商州區及時召開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會議,明確項目推進責任主體,實行項目工作“五個一”推進機制。特別是全市作風建設開展以來,商州區把項目建設作為六件硬事之一,用項目建設實績檢驗作風建設成效,各區級包抓領導帶隊深入項目一線協調解決土地、手續、資金難題;區委督查辦聯合發改部門嚴格督查、倒逼進度;充分利用省市重點項目建設云管理平臺,強化項目精準管理,全區項目建設高質量推進。
在商州區經濟運行分析會上,區委書記張國瑜指出,要大抓營商環境,大抓招商引資,大抓項目建設,在全區形成以項目建設論英雄的鮮明導向。他強調:“要堅持強學習抓項目,全力推動發展。持續增強干部學習意識,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促發展的能力和本領,切實轉變觀念,以飽滿的熱情、高漲的勁頭、昂揚的斗志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追趕超越發展。”
下一步,商州區將拼搶機遇、乘勢而上,放眼長遠、馭勢而進,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加大項目謀劃力度,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立足優勢資源、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推進年度計劃項目建設,逐項目包抓、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和項目建設要素保障力度,切實保障項目建設順利進行,為推動商州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