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重大項目建設持續發力 為商州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添彩
重大項目托起商州騰飛夢
——2018年商州區重大項目建設綜述
初冬時節,廣袤的商州大地煥發出新的光彩,在丹江源頭駐足,你會發現這座城市的生機與活力;在綿延山頭凝望,你會感受這座城市的無窮希冀,這座秦嶺深處的美麗城市,正處在項目建設的黃金期。
時間勾畫發展年輪,在不經意間留下經典記錄。商州項目建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生產線迅速投產……各大項目建設碩果盈枝。
一組組數據排列成了跳動的音符:至10月底,區級160個重點項目開工在建156個,完成投資125億元,占年度投資的91.8%,其中26個市級重點項目加緊推進,完成投資55億元,占年度投資任務的92.5%。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完成135億元,增長9.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7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7%和9.5%。
一個個在建項目鑄造了恢宏的場景:商州區龍山光伏電站是區委、區政府以“光伏+”為發展模式,以帶動脫貧為根本目標,著力打造的目前陜南地區投資規模最大、覆蓋受益貧困戶最多的大型集中式地面光伏電站。電站配建110千伏變電站和35千伏匯集站,新建了電站區域內通行道路3.4公里、專用供水設施及相關配套附屬設施。于9月全部建成,并通過驗收,10月并網發電,年發電量3550萬度、收益3000萬元,可帶動全區1.18萬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光伏下農業產業可帶動1870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近3000元。
商州區潤科食用菌生產項目是目前全區規模最大、帶動貧困戶最多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主要建設2400萬瓶真姬菇和600萬袋香菇菌包自動化生產線,200多個智能大棚,6000平方米真姬菇工廠化養菌室。于10月全面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值達1.2億元,可直接為600多名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人均年實現增收兩萬元以上,同時帶動10個鎮辦、54個村、3200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企業每年可獲利潤2000萬元以上,實現貧困戶與企業雙贏目標。
每一個大項目落地生根,就會有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開花結果。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創新,商州區在壓力面前進一步蓄積了動力,重點項目建設熱火朝天、亮點紛呈。
發展,一分靠部署,九分靠落實。謀劃得再好,如果推進不力,實施遲滯,發展也只能成為一紙空談。為了推進項目建設,始終保持強勁的發展后勁,區委、區政府敢于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勇于先行先試,善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重點項目順利推進提供強力保障。今年以來,商州區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不動搖,以“三大攻堅戰”為抓手,千方百計謀項目、廣開路徑引項目、全力以赴建項目,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為加快追趕超越、建設“四個商州”提供了有力支撐。
立足發展 凝心聚力謀項目
抓協作聚合力。緊緊圍繞爭取投資和招商引資重點方向,依托區位優勢和現有基礎,夯實區直各相關部門和鎮辦項目謀劃責任,層層分解任務,細化量化考核,在全區形成了合力謀劃項目工作局面。
抓規劃打基礎。借力專業咨詢機構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度挖潛、科學謀劃,先后編制了《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光伏產業發展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服務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等規劃,進一步明晰產業發展方向,為策劃項目奠定基礎。
抓重點促成效。立足區情實際,聚焦主導產業、城市建設、社會民生和脫貧攻堅等領域,安排項目前期經費1500萬元,策劃項目182個,完成前期項目140個,其中,陜西思怡光電公司電子元器件生產、北京厚明德公司白靈菇工廠化生產等30多個重點項目年內可開工建設。
廣開路徑 積極爭取儲項目
搶抓機遇跑項目。積極搶抓津陜經濟協作、寧商扶貧協作重大機遇,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多次前往天津、南京進行溝通對接,已達成協作項目15個,爭取幫扶資金6700萬元。
對標政策爭項目。瞄準中省投資導向,做實項目基礎,積極申報爭取,在循環發展、產業扶貧、以工代賑、生態建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共申報各類項目54個,爭取中省資金5.7億元。
精準招商引項目。采取靈活多樣的招商方式,依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年內共簽約項目61個,合同引資221.25億元,協議引資110.9億元,到位資金70.33億元,其中商州脫貧產業園、康城醫藥中藥飲片加工等一批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動工。
緊扣目標 全力以赴建項目
實施重點扶貧工程。以貧困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脫貧產業為重點,累計投資15億元,新建脫貧村標準化衛生室48所、文化便民廣場18個、安全飲水項目70個,新修貧困村道路260公里,危房改造1777戶,建成易地搬遷項目48個、貧困村光伏電站64個、食用菌產業示范基地7個。
壯大現代工業規模。緊扣綠色發展理念,圍繞“荊河生態產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園和產業脫貧示范園”三大工業園區,投資22.29億元,實施工業項目28個,商洛電廠、森弗大健康產品生產等一批重點項目投產見效。
積極打造現代農業。以“果畜菜藥”四大主導產業為重點,投資4.5億元,實施重點農業項目14個,共發展馬鈴薯、朝天椒等3萬多畝,新建中藥材基地兩萬多畝,建成各類養殖基地40多個。
精心打造精品景區。按照“一心一軸四片區”旅游發展思路,投資1.5億元,實施重點旅游項目3個,江山景區、北寬坪紅色運動休閑小鎮、臥虎嶺生態觀光園等項目接續建設,商于古道安山驛站、龍山驛站等項目全面啟動。
扎實推進城鎮建設。以“五城聯創”為抓手,在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環境等方面出實招見實效,累計投資6.3億元,完成商洛市老體育場及地下車庫升級改造、團結路改造提升、中心街立面改造、北新街東延片區路網建設、環城南路商州段建設、南秦濕地公園一期等一批項目,城鎮顏值不斷提升。
招商引資 搶抓機遇促項目
開放發展,離不開招商引資,這也是項目建設的關鍵之舉。商州區利用各種展會、大會,全力推介商州特色和優勢,吸引重大項目落地。
為堅持以政策落實推動項目建設,以招商引資拉動投資增長,商州區搶抓政策疊加機遇,開展全鏈條服務、全方位招商,著力打造項目建設的政策“洼地”和服務“高地”。與此同時,積極搶抓一系列政策機遇,結合實際,制定了《商州區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商州區招商引資十條承諾》,從土地使用、廠房租用、創新創業人才、創造良好投資環境、企業配套設施和用工、稅費、水電、物流等方面為客商創造了更多的優惠,以強有力的政策優勢促成一批財源好、稅源好、就業好、環保好、成長性好的項目落地。
傾情服務贏得認同。紅星美凱龍西北片區總經理李勇為商州的投資環境點贊道:“商州擁有良好的人文環境、擔當作為的干部隊伍,經濟社會發展欣欣向榮,干部群眾朝氣蓬勃,今日的商州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他表示,紅星美凱龍將利用自身管理、技術、人才等優勢,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為商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紅星美凱龍項目只是商州區快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在2018客商大會上,商州區成功簽約項目15個,引資105.5億元,其中合同引資41.7億元、協議引資63.8億元。
強化保障 多措并舉推項目
合力創優環境。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為抓手,開辟項目服務“綠色通道”,推行項目建設代辦和“一站式服務”,簡化審批程序,壓縮辦理時限,全力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扎實開展“矛盾大排查、環境大整治、項目大推進”活動,調處涉及項目建設的矛盾糾紛300多起,依法打擊破壞項目建設的違法案件32起53人,項目建設環境不斷優化。
持續破解難題。積極與國家開發銀行、陜西金控集團、省農業開發銀行等多個金融和投資機構開展合作,累計融資10億元。全力解決項目用地難題,先后為商洛電廠鐵路專用線、江山景區門戶區建設、易地搬遷、光伏扶貧電站、環南路商州段等重點項目完成征地1600多畝。
創新推進機制。嚴格實行區級領導“五個一”包抓責任制,定期召開專題會、現場辦公會協調解決問題,采取點對點服務、面對面溝通、一對一協調、“三條線”督查等辦法,有效調動了各方推進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商州區時刻保持在項目建設上的熱度和速度,無論是在日新月異的產業園區,還是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道,都能聆聽到這座城市砥礪奮進的時代跫音。
成績來之不易,凝聚了全區上下合力推動項目建設的智慧和心血。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一輪如潮涌動的項目建設中,全區上下正以時不我待、快馬揚鞭的精神狀態,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高潮,為建設生態、人文、法治、小康商州撐起堅實的脊梁。
策劃:王小軍 文字:牛驕陽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