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山陽縣博物館館長徐磊
本報通訊員 王榮金
在山陽的文物工作領域,徐磊無疑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明瑰寶守護者。二十多年來,他始終堅守在文博基層一線,以初心踐行使命,用擔當守護著山陽文物的安全。
自參加工作起,徐磊便扎根基層,默默耕耘。從一名普通干部逐漸成長為副研究館員、縣博物館黨支部書記、館長兼任商洛市考古隊副隊長,他一路走來,成績斐然。在山陽縣全國文物“三普”“四普”及可移動文物“一普”工作中,他以扎實細致的工作作風,確保了山陽文物安全“零事故”。秉持文物修繕“修舊如舊”的原則,他主導完成了騾幫會館、豐陽塔、禹王宮、四郎廟等20多處文物建筑的維修工作,修復可移動文物40多件,讓這些珍貴文物重煥昔日光彩。經他之手保護和維修的騾幫會館(雙戲樓、廣場、大殿、山門)、北會館(大殿)、武昌館(大殿)等古建筑群,如今已成為山陽重要的文物旅游資源。
2013年3月,騾幫會館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山陽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不僅如此,他還推動建設了商洛市第一個古遺址公園——漫川喬村遺址文物保護展示遺址公園,顯著提升了歷史文化名鎮漫川關鎮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面對西武高鐵(山陽段)、丹寧高速(山陽段)、抽水蓄能電站等10多處重大項目建設,徐磊懷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其中的文物調查、考古勘探及挖掘工作,發掘出土文物100多件,為重大項目建設與文物保護的協調推進貢獻了關鍵力量。
2020年,在徐磊的推動下,山陽縣博物館新館建成,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他還推動了戶家塬鎮黨塬村村史館、法官鎮法官廟村史館的陳列布展工作,豐富了社區文化內涵,讓群眾能夠直觀地感受歷史變遷,銘記鄉愁。其中,法官廟村史館在2023年12月被陜西省文物局授牌為第四批社區博物館。同時,他注重加強騾幫會館等場館的陳展利用,建設教育基地。近年來,縣博物館文物展廳、騾幫會館歷史文化展廳、法官廟社區博物館等展館免費開放,年接待群眾10多萬人次,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贏得廣泛好評。
在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方面,徐磊積極作為。他組織開展革命文物調查,發現山陽縣革命文物點40處,其中9處被陜西省公布為第一批革命文物。2019年3月,山陽縣被列入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第一批川陜片區,2020年6月又被納入第二批長征片區。為弘揚革命精神,他組織完成了漫川關鎮前店子村上關縣政府舊址(千佛洞)紅色革命陳列布展,建設了五圣宮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及鄂陜特委、紅七十四師革命紀念館,傳承紅色基因,有力推動了革命傳統教育。因其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領域的突出貢獻,徐磊被陜西省文物局聘請為“陜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專家庫”專家。
文物違法犯罪行為嚴重威脅著文物安全,徐磊深知這一點。他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堅決打擊文物違法犯罪活動。在他的努力下,破壞、盜竊省保單位喬村遺址、禹王宮等5起文物相關案件成功偵破,追繳文物100多件。山陽縣博物館(山陽縣文物管理所)也因此被陜西省文物局、陜西省公安廳評為打擊文物犯罪活動先進單位。2020年12月,全省打擊文物犯罪工作啟動儀式現場會在山陽縣召開。
徐磊不僅在實踐工作中成績卓著,還注重研究、總結與傳承。近年來,他在《文博》《美麗中國》《藏天下》《三秦都市報》《商洛日報》《商洛文史》等刊物發表論文、報道及重要學術報告20多篇,并撰寫了《山陽文物叢書》《山陽縣博物館叢書》,為基層文博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研究成果和參考文獻。作為單位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才,他充分發揮“傳幫帶”精神,悉心指導干部職工開展專業研究,提升實踐操作能力,使得縣博物館整體專業技術水平在商洛市名列前茅。
2022年,徐磊被人社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享受省勞模待遇。此外,他還先后當選山陽縣第十九次黨代會代表、山陽縣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并獲評“十一五”期間全省文物工作先進個人、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先進個人、山陽縣優秀宣傳思想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徐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對文物保護事業的無限熱愛與忠誠,成為山陽文物保護戰線上一面鮮明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