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 斌)建設清廉政府,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來,山陽縣不斷健全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推進廉潔法治服務型政府建設,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強化權力公開運行。山陽縣探索建立政府部門權力責任清單,全面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積極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今年累計公開政府信息574條。全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編制公開縣級“一件事一次辦”事項目錄,涉及市場準入、社會服務等五大類150項。圍繞公民個人全生命周期整合10個事項和企業全生命周期整合5個事項,實現了“一次辦”。推進“容缺受理+承諾制”改革,梳理公開編制容缺事項清單,涉及衛生醫療、食品藥品等六大類63項,以改革“小切口”推動服務“大提升”。
規范國有資產監管。山陽縣印發《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實施意見》,修訂完善《山陽縣縣屬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加快推進國有資產監管制度化、規范化。先后對城關國有糧油貿易公司、國有糧食儲備購銷公司等國有企業實行產權登記,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對國有資產配置、使用、處置關鍵領域重點環節的監督,全面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從“入口”到“出口”的全周期管理,嚴肅查處改革過程中侵吞國有資產、利益輸送等違規違紀問題,嚴防國有資產流失。2022年,全縣國有資產有償使用及資產處置實現收入308.74萬元。
嚴格行政執法行為。山陽縣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及時準確公開行政執法主體、人員、職責、權限、監督方式和救濟渠道等信息,做到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嚴格規范行政裁量權,避免執法的隨意性,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2022年以來,共受理行政非訴案件49件,審結49件,裁定準予強制執行45件,裁定不準予強制執行1件,準予撤回申請3件,辦理行政監督案件48件;摸排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99件,立案99件,磋商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93件。
營造廉潔法治氛圍。山陽縣統籌推進“八五”普法,深入開展“法律九進”“送法下鄉”“憲法宣傳周”等活動。2022年以來,共開展“法律九進”活動30多場次,發放各類普法書籍6類8萬多冊(份)。分層分期組織全縣4000多名國家工作人員參加法治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并通過網絡平臺參加法律廉潔知識考試。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104名政法干警擔任法治副校長,培育鄉村“法律明白人”732人,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78個。深入落實法律顧問制度,成立法律服務團,走訪企業開展普法宣傳和“法治體檢”,化解各類涉企矛盾糾紛31起,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95件,挽回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