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孫婕 黃喆)今年以來,山陽縣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著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山陽縣出臺《糧食生產扶持辦法》《關于切實做好春季農業生產的通知》,建成整流域糧食生產示范帶4條7500余畝,帶動全縣播種馬鈴薯9萬畝、油菜1.7萬畝、玉米10.2萬畝,夏糧預產4.59萬噸,全市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在山陽縣召開。持續壯大菌、果、藥、畜、茶等特色產業,新發展食用菌5600萬袋,新建、改造茶園7800畝,飼養畜禽354.7萬頭(只)、水產品530噸,上半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5.68億元,增速7.5%。堅持以項目為支撐、以集群化發展為方向,著力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集群,新(續)建現代園區10個,總投資16.15億元,已完成投資9億元,占總投資55.72%;新建重點項目14個,已完成投資5.3億元,占年度投資58.8%,順利完成“雙過半”任務。全面開展村莊清潔綜合整治行動,統籌推進金錢河、峒峪河、靳家河、唐家河、磨溝河五大流域人居環境整治和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全市農村戶廁改造現場推進會在山陽縣召開。截至目前,全縣實施農村戶廁改造10185座、竣工8134座,建設農村公廁82座、竣工26座。大力實施村集體經濟“消薄培強”行動,扎實開展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工作,落實項目資金1600萬元,對全縣35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及集體經濟示范村重點進行扶持。截至6月底,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