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昕 趙俊)近日,山陽縣被列為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縣,數據統計顯示,山陽縣2022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79.77億元、增長2.7%,位居全省第二十八、商洛第一,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評中獲得“A”類等次。
山陽縣按照區域化布局、園區化承載、項目化推進、集群化發展的思路,將園區作為推動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的引領龍頭和重要支撐,持續做大做強健康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清潔能源等“3+4”產業集群,縣域經濟取得長足發展。
著力打造高效發展聚集區。依托中村釩產業園等金礦企業和砂石骨料企業,加快補鏈延鏈。打造健康醫藥百億產業集群。以大醫藥、大數據、大健康為發展方向,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盤活傳統醫藥企業,提升中醫藥產業園承載能力。目前,德潤康中醫藥產業園二期建成投用,發展醫藥類企業17家。打造綠色食品百億產業集群。依托和豐陽光食用菌產業園,充分發揮生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加快打造電子信息、清潔能源等產業集群,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
著力打造創新發展示范區。堅持無中生有謀項目、興產業、建園區,建成標準化廠房16萬平方米,在建7.3萬平方米,完成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2家、專精特新企業認定7家、瞪羚企業認定5家。強力推進創新平臺建設。積極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成市級以上研發中心(平臺)25個、省級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縣中小企業孵化基地被認定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強力推進創新成果轉化。建立完善了“外地研發、山陽轉化”的長效機制,山陽縣高新區被授予“省級園區畝均效益領跑者”稱號。
著力打造轉型發展先行區。山陽縣堅持“一企一策”提供清單化服務,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組建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梳理整合“一件事一次辦”事項150項,網辦事項1482項、占比93.4%。搶抓“高鐵時代”“西商融合”發展機遇,推動山陽“3+4”產業集群與西安“六大支柱產業”精準對接,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家,引進總部經濟3家。加速三產融合發展。牢固樹立“強一接二連三”的思路,天竺山景區改造提升工程快速推進,黃花嶺茶創小鎮全面建成,天蓬山寨入選省級森林康養基地,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月亮洞4A級景區成功命名,圍繞天竺山—法官—漫川古鎮旅游帶,加快補齊業態打造、宣傳營銷等短板,實現差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