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亞男)前不久,筆者見到了山陽縣西照川鎮南五味子育苗基地負責人魯文成,他介紹了五味子種植情況:今年育苗12畝,每年陽歷2月播種,10月取苗,每畝5萬株,一年生苗零售價1元/株,根系發達,已木質化,栽植不限地域,好栽易成活,年收入達60萬元。
南五味子適應性強、產量高,2至3年掛果,4年達到豐產期,畝產可達4000斤,鮮果每公斤40元,干品藥材每公斤55元,在靠山靠地致富、靠產業增收的山區,發展五味子種植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育苗從租地、整地、下種、日常管護、取苗到打包發貨,年勞務等支出4萬多元,可帶動12人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目前,育苗基地苗種通過物流遠銷全國各地,且供不應求,明年計劃再發展10畝,讓育苗成為家庭經濟主要收入,并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宣傳幫扶力度,提供種苗、技術服務,回收產品,讓全村群眾認可并種植五味子,讓五味子種植成為當地群眾穩定增收致富的又一強大引擎。
五味子屬于食藥物質,在我國傳統飲食文化中,被作為食材廣泛食用,主要用于久咳虛喘、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等治療。五味子市場前景好,價格穩定逐年上揚,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是一項穩定增收的長期產業。西照川鎮現有五味子種植基地300畝,野生科管3000多畝,野生五味子漫山遍野可見。有南五味子育苗基地2個30畝,轄區內五味子年產值近300萬元。西照川鎮依據市場對中藥材五味子的實際需求,引導群眾搞五味子育苗基地建設,積極種植五味子,不僅填補市場的不足,也為當地群眾的脫貧致富起到了一定的產業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