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小龍 陜西日報記者 王晨曦
山陽縣引導群眾利用房前屋后的庭院地和移民小區空閑地,發展小種植、小養殖、小加工、小商貿、小田園等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五小經濟”項目,實現了“戶戶有致富產業、家家有增收項目”的目標。
“有了這座棚子真是太好了,學了門技術,還能有份收入,我別提多高興了。”8月11日,山陽縣十里鋪街道王莊村村民王耀新一邊在自家院子的棚里查看香菇長勢,一邊樂呵呵地說。
當地 群眾只需 出 1元,就可以得到1座10多平方米的香菇棚,村上負責技術培訓,合作社負責以市場價上門收購香菇。
為了真正讓村民在家門口掙錢,王莊村以“庭院經濟”為載體,利用農戶房前屋后閑置土地建設香菇小棚,目前175個食用菌棚已發展到戶,戶均種植香菇300袋、年均可增收3000多元。
為了破解脫貧后“產業幫扶力度弱化、聯農帶農機制不完善”難題,山陽縣立足縣情實際,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業”要求,動員群眾利用房前屋后的庭院地和移民小區空閑地,發展小種植、小養殖、小加工、小商貿、小田園等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五小經濟”項目,實現了“戶戶有致富產業、家家有增收項目”的目標。
特色種養興鄉村
初秋時節,山陽縣高壩店鎮雙寨村,大山青翠,鳥鳴幽谷,花木弄影。村民房前屋后整齊有序地擺放著蜂箱,漫天飛舞的蜜蜂在這里采花釀蜜。
“我是從2016年開始養蜂的,去年養了50箱,今年又增加了30箱,今年到目前已經掙了2萬多元。”62歲的村民李群英高興地說,不僅自家掙了錢,她還給村里2戶五保戶、1戶脫貧戶代養蜜蜂,使他們增收不少。
雙寨村養蜂歷史悠久,是商洛市養蜂明星村,通過“黨支部+集體經濟+農戶”的產業模式,村子新發展中華蜂1500箱,帶動186戶群眾參與養殖產業,確保戶戶有產業、人人有收益。養蜂既不耽誤村民干農活、打零工,又能“甜蜜”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今年以來,山陽縣充分發揮生態規模效益和資源富集優勢,鼓勵群眾利用空閑場地、庭院和棚舍等發展種植、養殖產業,把“砂石堆、柴草堆、雜物堆”變成“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小農場、小牧場”,拓寬群眾經營性收入渠道,通過先行試點和示范引導,新發展茶葉育苗、瓜果蔬菜、牛羊豬雞和中華蜂、中藥材等小種植、小養殖3500戶,實現了生態美與農民富的有機統一。
“現在不出遠門一年就能掙近4萬元,這日子越過越滋潤了。”38歲的銀花鎮銀花社區群眾周花瑞對社區工廠贊不絕口,她家就住在工廠對面的樓里,趴在窗子上就能看見車間里的機器。
社區工廠是聯農帶農機制的催化劑,也是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銀花鎮依托移民搬遷小區勞動力密集的優勢,引進陜西千里足紡織有限公司落戶銀花社區,解決70多人就業。
“其實掙錢的門路就是一項項產業壯大的基礎,不管是小襪子還是手工掛面、傳統釀酒,這些都是實實在在與群眾利益緊密相連的。”銀花鎮黨委書記陳維林對轄區加工企業、商貿企業如數家珍。
8月11日,在法官鎮法官廟村,67歲老人李玉蓮又坐在院子的涼棚下編起草鞋,山上采下來的龍須草在她手中快速擺動,一天時間她就能編出3雙鞋,每雙可以賣20元。68歲老人程德桂也在院子里做起了竹編,竹燈籠、竹籃、竹子玩具……靠這個傳統手藝,他每年收入8000多元。
山陽縣發展特色加工業和特色商貿業,充分發揮創業就業引領作用,發展山陽掛面、傳統釀酒、豆類制品等小作坊、小商貿1250戶,培育了鄉村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農旅融合鄉村美
初秋,記者走進法官廟村,放眼望去,層層梯田、成片荷田、美麗茶園、蜿蜒小河、雄偉瀑布、精致民居構成一幅秦嶺原鄉詩畫田園畫卷。
“再來一張!這個村子太美了。咱們在這住幾天吧。”8月11日,在法官廟村游玩的湖北游客王嘉怡高興地說。
法官廟村按照“秦嶺原鄉·美麗鄉村”理念,對原有民房、院落進行改造,建成特色小吃一條街、傳統文化業態群落、老街民俗風情體驗區、游客服務中心等,同時建成茶園小瀑布、月亮灣大瀑布、水上茶莊、演藝場等,吸引來大批游客。鄉村游富了眾鄉親。
近年來,山陽縣深入推進鄉村文化與民俗旅游融合發展,弘揚地域特點鮮明、鄉土氣息濃厚的特色文化,挖掘文化旅游資源,支持農戶利用庭院發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館、休閑農莊、農家樂、小型采摘園等,促進鄉村餐飲、住宿、采摘、農事體驗、特色產品銷售等農文旅融合產業發展。山陽縣引導村民發展休閑庭院家庭服務,吸引城鎮居民到鄉村消費,同時把農家庭院變成小菜園、花果園、微農場,將鄉村生態環境優勢轉變為產業發展優勢,形成共同推進鄉村建設的合力,全力打造山水園林之地。
“山陽縣在抓實產業到戶、就業到人,落細產業幫扶政策、責任、措施的基礎上,通過試點先行和示范引領,計劃到2022年底培育‘五小庭院經濟’示范鎮3個、示范村10個、示范戶1000戶,帶動全縣5000戶群眾發展‘五小庭院經濟’;不斷做大做強‘源味山陽’農產品公用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實現戶均經營性收入增收1000元以上;力推農村弱勞動力居家致富,把‘五小庭院經濟’打造成為增收致富大產業。”山陽縣縣長謝曉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