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朱 勛
8月19日,山陽縣法官鎮花廟子村村醫徐宏潤從4時開始給全村人忙著采集核酸,到10時30分,不知不覺間,已經忙了6個多小時。
在這幾個小時里,徐宏潤不停地掃碼、檢測,人們看到從第一抹火辣的陽光照到地面開始,他身上的衣服就一直緊貼在身上。
“終于忙結束了,徐醫生趕緊喝口水歇一下。”一名好心的群眾這時為他拉過一把椅子,端來一杯水送到徐宏潤的手上。
“這么熱的天,又捂得這么嚴,小心中暑!”又一名群眾遞來一瓶礦泉水。
“放心,我沒事。”徐宏潤一口氣把一瓶礦泉水喝完。“汪醫生,你那邊今天做了多少個?信息都上傳了吧?”剛喝完水的徐宏潤又趕忙問旁邊一名醫生核酸檢測的情況。
花廟子村位于法官鎮政府以北3公里,G70高速公路天竺山服務區就建在花廟子村。全村共有 5個村民小組1913人。
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于鎮衛生院醫生少,各村的核酸檢測工作基本上都是在村醫的協助下完成。核酸檢測、入戶排查、敲門行動、接種新冠疫苗等,都是村醫的主要工作。
山陽毗鄰湖北,是陜西的南大門,天竺山服務區又在花廟子村境內。2020年湖北疫情嚴重時,徐宏潤就在天竺山服務區值守,前前后后待了40多天。
2021年西安發生疫情時,村里許多外出務工人員都在西安。當時,返鄉人員增多,外防輸入壓力劇增。徐宏潤主動報名加入志愿者隊伍,摸排返鄉人員,主動上門為群眾開展核酸檢測,參與疫情防控點執勤值守。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附近路口的帳篷里,他度過冬季最冷的兩個多月時間。
在新冠疫苗接種的關鍵時刻,徐宏潤義無反顧,除配合鎮衛生院外,針對部分老年人行動不便等情況,他背上藥箱,跋山涉水,上門為群眾接種疫苗。
西安實施靜態管理的消息剛剛傳來,縣上要求對返鄉人員全部落實落地核酸檢測。當時已經是晚上11點,接到通知后,徐宏潤二話沒說,緊急和另一名醫生挨家挨戶上門采集,忙完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一點多。
如今,年近50歲的徐宏潤除了掌握必備的專業技能外,對村里誰沒打疫苗、誰快要打加強針、近期誰家里的人有回來的、誰家的人得的什么樣的病,他心中都有數。
“宏潤,不知道紅霞她老婆今天來做核酸沒?我組上好像就缺她一個。”旁邊的一名醫生問。
“做了,一大早來的,我給做了人家就回去了。你放心,我做的心里都有數。”徐宏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