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晨曦 蔡 民)“我之前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后來,在鎮政府的號召下,我決定回鄉創業。鎮上對我的想法十分重視,給予了大力支持,讓我深感任務在肩、責任重大。我一定不辜負家鄉的期望,用自己的實踐經驗,帶領群眾增收致富。”6月14日,山陽縣板巖鎮帶富領飛的“頭雁”、安門口村致富帶頭人韓少棟堅定地表示。今年以來,山陽縣板巖鎮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頭雁”領飛,用活駐村幫扶資源,發動在外能人回鄉創業,一批像韓少棟這樣的人才被吸引“回巢”,扎根在農村的廣闊天地間。
板巖鎮結合地理條件,今年新發展連翹、蒼術、五味子等中藥材種植產業,實施香菇、木耳等菌類種植,穩步推進王家村千畝花椒種植產業基地及羅川至北溝大豆玉米復合套種示范點,在香溝口村建設240間圈舍林麝規模化養殖基地,建設廟臺社區中華蜂蜜加工廠,全力打造集中華蜂養殖、蜂蜜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甜蜜產業鏈”。結合當地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實際,板巖鎮成立重點項目建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產業發展及招商引資等“五條線”工作隊,明確主體責任,統籌協調分工,實施科級領導干部包抓十大重點項目,形成“點面結合,條塊包抓”工作布局,力促項目工作取得實效。在駐村興農工作隊的幫助下,板巖鎮積極爭取村集體經濟項目,共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已先后引進陜西誠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陜西青林木業有限公司、山陽縣佳泰生豬養殖場、山陽縣奔奔旺肉牛養殖場等龍頭企業項目,總投資超5.4億元。此外,板巖鎮聚焦重點項目,啟動奔奔旺生態肉牛養殖產業園二期建設,有序開展污水處理廠、生物有機肥加工廠及配套設施建設,帶動就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為強化工作督導、實時跟進項目推進情況,板巖鎮實行“周承諾、周交賬”制度,每周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調度,并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對賬式督查,量化加分減分項目,落實閉環管理,對措施不實、推動不力、敷衍塞責、推諉扯皮的村(社區)和干部嚴肅追責問責,確保“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截至目前,板巖鎮已新發展連翹、蒼術、五味子等中藥材3600多畝,香菇、木耳等菌類60萬袋,新建蜂蜜加工廠、林麝養殖場2個,通過土地、林地流轉入股和勞務就業等方式,將全鎮1314戶農戶鑲嵌在產業鏈上,戶均增收達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