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李增智)今年以來,山陽縣聚焦“營商環境最優區”示范縣目標,以更快更好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為導向,不斷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能,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在減流程、降成本、優環境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山陽縣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分類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對縣級層面的7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施清單化管理。出臺《政務服務容缺受理制度》,編制容缺受理事項清單,其中“一件事一次辦”容缺事項150項,單獨辦理容缺事項326項,重塑事項流程,共精簡辦事環節2000余個,壓減辦事材料300余種,材料壓減65%,辦事時間壓縮75%,切實讓企業群眾辦事更便捷、更舒心。
通過壓縮時限、聯合審批、簡化程序、專窗服務等措施,企業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稅控設備等事項全流程開辦時間壓減至1.5個工作日,最短2個小時完成企業開辦。兩年來,山陽縣新增市場主體6100戶,存量達21002戶,建立《審批服務主動服務制度》,對市縣重大項目實施企業辦事,安排專人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幫辦代辦服務。大力開展“百名局長行長聯企業紓難解困”工作,縣級領導、局長行長深入重點“五上”企業訪談、調研,梳理困難問題,研究解決措施。目前,已走訪企業156次,累計解決問題40多個,推動“三百四千”工程在山陽開花結果。
縣政務大廳整合設立企業開辦、醫療救助等七大綜合服務專區,高頻事項做到“只進一門”。全面使用全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90%以上事項可基本實現“全程網辦”。政務大廳統一政務標識,進駐人員統一著工服,統一工作標準。充分利用自助辦稅機等自助端服務資源,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多種渠道選擇。推行“三免一幫”服務,細化梳理減稅降費等惠民利企政策20余條,切實讓惠民利企政策精準直達。健全12345便民服務熱線運行機制,高效處理涉及營商環境、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生態環保等各方面工單,熱線工單處理榮獲陜西省政務服務熱線創新發展案例二等獎。
山陽縣按照勘驗評審六個步驟開展勘驗評審,初步實現勘驗評審事項、流程、報告和檔案四個“規范化”。創新勘驗方式,推行勘前服務,項目勘驗一次通過率大大提高,為市場主體大幅降低成本,條件許可的通過網絡復勘取代現場復勘,切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強化技術保障、提升現場踏勘效率”相關做法入選商洛市2021年度行政審批服務“十大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