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 媛 通訊員 崔廷玉)2021年以來,山陽縣以“國土增綠、產業增效、林農增收”為目標,狠抓“造林綠化、資源保護、產業發展、林長制推行”四項工作,以林業生態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山陽縣統籌推進山、水、路、田、湖、村莊、城鎮綠化,規劃村莊綠化244個(其中示范村18個),完成公路綠化120公里、河堤綠化230公里,全年完成造林綠化10.1萬畝,總投資7558.96萬元,持續鞏固提升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成果。大力開展造林綠化、生態修復,精準管理工作,扎實開展秦嶺“五亂”專項整治行動,建立“人盯人+”護林防火工作機制,精準選聘續聘生態護林員1714名,森林火災受害率低于0.9‰的限控指標。
縣上堅持大力發展林業生態產業,把發展以紅仁核桃、黃芩、天麻、林麝等作為主導的林果產業、中藥材產業和特色種養產業,促進群眾持續增收致富。投資590萬元發展中藥材6.67萬畝,實施野生中藥材撫育管護2.9萬畝,申報認定“山陽天麻、山陽黃芩、山陽豬苓、山陽連翹”等4個名特優新產品。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完成年度退耕還林任務1.99萬畝,兌現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222.26萬畝2393.09萬元,涉及4.3997萬戶16.68萬人。實行“長、中、短”產業有效結合,引導支持扶貧產業園、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做優中藥材、核桃、板栗、林下經濟等脫貧主導產業,投資650.17萬元,新建漫川關、板巖、戶家塬等9個鎮21個村紅仁核桃示范基地3000畝。投資554萬元實施高壩店、天竺山、漫川關等5個鎮13個脫貧村板栗林園科學管理1.15萬畝,全縣板栗標準化管理4.6萬畝。投資240萬元發展林藥種植6000畝、林禽養殖4萬只、林畜養殖1.3萬頭、林蜂養殖3000箱,有效延長產業鏈,提升林產品附加值。
山陽縣堅持以林業改革為著力點,印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方案》,一體推進縣、鎮、村三級林長制工作落地落實落細。建立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運行高效的縣、鎮、村三級林長組織體系和生態護林員網格化監管體系,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通過“嚴管人”,促進“嚴管林”,實現“林長治”,有效發揮森林美化環境、游憩康養、促進就業、脫貧增收等多樣化的社會功能,推進林業高質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