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11月26日上午,一陣陣緊張又喜悅的加油聲從山陽縣漫川關鎮蓮花移民小區幼兒園的操場上傳來。小朋友們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著激烈的呼啦圈接力比賽,現場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社區里就有幼兒園,送老二上學下個樓就到了。”說起家門口的幼兒園,蓮花池社區群眾王波連連稱贊,新幼兒園的基礎設施是按照國家標準配套的,把孩子放在這里很放心。
在不少易地搬遷安置點,學校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2017年,山陽縣在蓮花池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規劃了新建公立幼兒園的項目。目前,園內設置6個保育班,可容納180名幼兒,占地面積1421.76平方米,園舍總面積2879平方米,戶外活動場地面積780平方米。
時過中午,蓮花池社區衛生室里,得了風寒的社區居民黃尚賢正在打吊針。她說,現在村衛生室建設得很好,群眾方便,衛生室非常干凈,服務也到位。目前,蓮花池社區衛生室的基礎醫療功能較為完善,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也實現了資源互通,定期的名醫義診為群眾帶來了更高質量的就醫條件。
走進蓮花區域敬老院,院落干凈寬敞,老人們或是聚在一起下象棋,或是曬太陽拉家常。大樓內一間間雙人寢室溫馨舒適,食堂里還隱約飄散著清淡的五谷香。“我今年68了,以前獨自一個人在家飯都不想做,腿腳不便也沒人照顧,現在在敬老院吃住條件都好,還有人陪著說話消遣,日子滋潤多了。”李生有是一位在敬老院住了8年的老人,正在曬太陽的他臉上浮現出滿足的笑意。敬老院院長方家樹介紹,院里目前有82位老人,大多是因為身體殘疾或者家中無人照顧住進來的。除了日常的看護之外,就醫也是由敬老院負責全部的費用,解除了老人們的后顧之憂。
幸福生活除了基礎保障之外,還要靠雙手去增收致富。2015年起,蓮花池社區發展了生豬養殖、黃姜種植等特色產業,每年會為貧困戶增加3000元到5000元的收入。社區內設置的公益崗位有護林員16人,保潔員3人,生態網格員3人,并發展蓮花池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帶動131戶入股山陽縣金橋茶葉有限公司,于2018年、2019年、2020年這三年每年分紅14.3萬元,每戶三年分紅增收3000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蓮花池的群眾在公共服務設施的不斷完善下,自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高,蓮花池社區也成為他們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