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亞男 張娟)山陽縣以金錢河、銀花河等重點流域,政府所在地、移民搬遷小區、中心村和農村黑臭水體等重點區域,扎實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項目建設,縣域內水體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和改善。
“十三五”期間,山陽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共計投資4395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資金3622萬元,地方資金773萬元。2016年至2020年新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6套、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9套、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15處,配發垃圾轉運車、垃圾中轉車、吸污車、垃圾箱等,還制作示范鎮標識牌19個,示范村標識牌80個,飲用水源地警示牌15個,印發環保宣傳手冊17433份。全縣18個鎮辦80個行政村(社區)完成了環境整治,受益人口166752人,有效改善域內河流水體環境質量。同時,注重全面夯實基層環保力量和設施管護責任,聘用了554名生態保潔員和717名生態網格員,并制定了考核和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了基層環保工作力量,將建成的污水設施和垃圾焚燒設施交與專業的第三方進行運維管護,組織人員定期開展水質監測,為設施發揮最大效益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