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施儉儉)為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山陽縣上下聯動、精準施策,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山陽縣先后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務工就業幫扶和動態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防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利用全國防返貧信息監測系統、陜西省脫貧人口就業臺賬系統等平臺,對勞動力實行動態管理,為未就業和就業不穩定的脫貧勞動力提供精準幫扶。
該縣通過發布信息、推送崗位、搭建平臺、集中輸送、落實落細“穩崗留工”政策、做實做優公共就業服務等舉措,全力穩就業、保居民就業。今年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會25場次,發布崗位信息1.13萬條,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達成就業意向1680人,開展“點對點”輸送43輛車次1129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00萬元,扶持98人創業,帶動就業41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9萬人,創經濟收入5.9億元,其中脫貧勞動力實現就業4.72萬人。
同時,該縣堅持把工廠和車間辦在社區里,把就業基地建在安置點,增添搬遷群眾就業新載體、拓寬搬遷群眾就業新渠道,繼續做好移民搬遷“后半篇文章”。全縣累計培育認定社區工廠30家、扶貧車間9家、就業扶貧基地107家,帶動就近就地就業6370人。
針對已脫貧勞動力就業意愿和市場用工需求,山陽縣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規范管理的通知》《關于開展技能培訓機構考核評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推行以實踐操作為主、理論學習為輔的教學模式,將全年技能培訓任務下達到各培訓機構,實行培訓機構包鎮包村。目前已開辦中式烹調師、焊工、酒店服務員、家政服務、汽車駕駛、快遞員等11個專業,培訓36期1582人,其中脫貧勞動力7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