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陳飛)近年來,山陽縣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搭建“五大平臺”,竭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搭建“政策扶持平臺”。山陽縣制定出臺了《關于支持山陽高新區建設發展的意見》,落實入園企業建設用地、稅收返還等優惠政策,讓利企業、扶持發展。縣財政每年投入5000萬元設立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重點工業項目建設貸款貼息、品牌培育、人才引進、用工培訓、產品收儲、銷售獎勵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確保企業良性發展。
搭建“政務服務平臺”。扎實開展“百人包百企”活動,逐企業落實縣級領導包抓,定期深入企業生產一線、現場辦公,及時解決困難和問題。積極搭建“互聯網+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平臺,大力推進“一門一網一次”審批服務改革,縣政務服務大廳進駐單位36家,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項212件,實現企業辦事網上預約、受理、辦結、查詢、投訴一條龍服務。
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山陽縣制定出臺了《山陽高新區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獎補辦法》,鼓勵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建成高新區“博士站工作站”和奧科“院士專家工作站”,聘請專家、院士15名,突破全釩液流蓄能電池等關鍵技術工藝29項,培育省級技術中心企業6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7家、科技型企業26家、專精特新企業6家,獲得國家專利34項。
搭建“生產服務平臺”。先后出臺了《山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優惠政策》等文件,堅持政府重資產、企業輕資產,建成標準化廠房15萬平方米、中小企業孵化園4棟1萬平方米、公租房1.57萬平方米,并給予搬遷補貼、廠房專修補貼、設備搬遷補貼、物流補貼等扶持政策,確保企業輕裝上陣、盡快落地見效、早日達產達效。
搭建“融資平臺服務”。定期召開政銀企座談會,積極開展銀行企業“雙走進”活動,累計幫助企業融資15.5億元,有效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成立創投公司、中小企業助保金管理中心,組建小額貸款公司,開展擔保融資、“助保貸”“小額貸款”等業務,累計為36家企業發放貸款23.5億元,真正做到“政府搭臺、銀企唱戲”,實現合作多贏、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