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重點項目建設綜述
本報記者 賈書章
夏日的豐陽大地,驕陽似火。
8月5日,在山陽縣秦嶺萬城都市廣場項目建設工地現場,一棟棟大樓主體已經完工,材料運輸車輛往來穿梭,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們正在忙著焊接鋼構……
“我在這里已經打工3年多,一年能掙5萬多元,解決了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的問題。”來自山陽縣城關街辦三里村的建筑小工李霞說,因為這個項目,她的收入才有了保障。
王萬鵬是山陽縣城關街辦卜吉溝村人,2017年萬城都市廣場一開工他就進場干建筑大工,月薪9000元,年收入10萬多元。這幾年在工地打工攢錢給兒子娶了媳婦,了卻了一樁心事。
項目建設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增收。“開工3年以來,每年固定用工500多人,零工1000人次以上,已累計支付用工工資7500多萬元。”萬城都市廣場項目負責人謝志君介紹,該項目是結合棚戶區改造規劃打造的一個新型商貿綜合體項目,也是省級重點項目和市、縣重大民生工程,總占地面積120畝,計劃總投資10.6億元。項目規劃為農副產品交易中心、休閑娛樂購物中心、文化創意孵化中心、就業創業培訓中心等,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8.69億元,完成建筑面積13.6萬平方米。
“項目建成后,入駐企業可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特別是可借助人人樂超市在全國各地的153家網點線上、線下營銷平臺來帶動山陽的農副產品走出山陽,面向全國市場,間接帶動50多個農業專業合作社5000戶農戶致富增收,可實現年交易額25億元以上,實現年利稅1.5億元”萬城都市廣場董事長助理、招商運營總監焦艷介紹補充到。
近年來,山陽縣把項目建設作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無中生有”抓謀劃,創新方式抓招商,不遺余力推進度,優化環境強保障,項目建設呈現出推進快、效益好、帶動強的良好效應。
在項目建設中,山陽縣強化領導定責任,實行一個重點項目、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部門牽頭、一套班子服務、一套推進辦法、一抓到底“六個一”工作機制,修訂完善了《工作隊包抓重點項目考核獎勵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嚴格落實項目管理,建立部署、協調、督辦、整改、問責、總結閉環責任鏈條,確保了項目建設的進度和質量。
同時,全縣上下秉承“為投資者服務,讓創業者成功”的宗旨,大力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推行“一廳式”辦公、“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審批,醫保、稅務、水電氣等217項業務實現了“一站式”辦結,85項服務事項實現了“一件事一次辦”目標,企業全流程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年辦件量超過10萬人次。同時,強化督查嚴考核,堅持月督查、季通報、半年拉練、年終觀摩等辦法,有效激發了各級各部門抓項目、抓招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項目建設你追我趕、互相競爭的良好氛圍。
8月6日,在山陽縣電子信息產業園三期建設項目基地,工人正在對竣工的生產大樓進行裝修。項目建設和質量安全負責人程濤向記者介紹:“總投資20億元的電子信息產業園一、二期已建成投產,已有9家電子信息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集群效應。”
山陽縣電子信息產業園三期項目位于山陽高新技術開發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招商引進電子類生產企業。項目總投資10億元,引進電子信息、智能制造類企業10家以上,安置就業1500人。2021年計劃投資6.3億元,完成廠房建設,招引企業3家。“謀劃項目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我們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新發展理念,圍繞生物醫藥、現代材料、綠色食品、生態旅游、電子信息五大支柱產業,謀劃了肝素鈉注射液、五洲金屬釩擴能技改和釩液流電池、健康養生食品產業園等產業項目215個,聚力打造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國家現代材料產業基地、秦嶺綠色食品產業基地、陜南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旅游度假區。”山陽縣項目辦副主任閆軍說。
據悉,1-7月份,山陽縣全年安排的129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9.5億元,占年計劃的58.5%。列入市計劃的29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2.08億元,占年計劃的64.4%。4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9億元,占年計劃的71.6%。該縣GDP增速排名由2015年的全省33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25位,連續5年在全市重大項目觀摩拉練考評中位居全市前列。